“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隨后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臺結(jié)賬。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br/>
上面是中學語文課本中《泥人張》的一段節(jié)選,形象而深刻地表現(xiàn)出“泥人張”第一代傳人張明山技藝之高超、精湛。
“泥人張”彩塑注重塑造、注重對人物性格的刻劃。羅丹和格賽兒的一段對話說:“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秘密。在這座維納斯像前,我們所感受到的真實生命的印象,你以為是怎么來的?-- 是來自‘塑造’的學問?!薄澳嗳藦垺钡淖髌防镎求w現(xiàn)了這一學問,這也是“泥人張”作品里顯現(xiàn)強烈生命感的一個原因。所以,無論是在戲樓還是在市井街巷,都能尋找到張明山的身影,他正是將這人間的百態(tài)看在眼底,藏于心底,最后呈現(xiàn)在了作品里。他極善于捕捉住人物剎那間的動態(tài),并著重刻劃人物內(nèi)在的性格。所以才有后來馮驥才說:“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誕生于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泥人張”,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經(jīng)歷和見證著新中國的建立和成長,也被這段歷史深刻影響著。而近兩百年不間斷的家族傳承,并沒有讓這項工藝變得陳舊。嚴格的傳承和時代的解讀不斷豐富著“泥人張”的世界?!澳嗳藦垺币廊挥袀鹘y(tǒng)題材,但作品的表現(xiàn)方式和審美狀態(tài)卻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
無論是中國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學名著,還是神話志怪題材,亦或是鄉(xiāng)野漁夫、樵婦,甚至是新中國時期的重大事件,“泥人張”都能通過手指的藝術將這些內(nèi)容用最平常的泥土形象生動地表達到位。從老百姓的生活中來,這也正是“泥人張”在這一百多年時間里,一直被老百姓喜愛的原因。
9月15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jié)目第九期將于中國網(wǎng)、江蘇衛(wèi)視、愛奇藝同步播出。節(jié)目中,中國網(wǎng)總編輯王曉輝將拜訪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錩,探索百年民間技藝“泥人張”是如何保持創(chuàng)作的生命力,從只限家族傳承到今天進入高校開展廣泛的社會化傳承。(作者: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