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楚國雜戲藝人優孟,常以談笑旁敲側擊勸說楚莊王。在陳佩斯看來,“優孟戲莊王”是《史記》關于喜劇的一次記錄,當周圍所有人知道真相,唯有莊王一無所知時,喜劇效果就誕生了。于是,就有了這流傳千古的喜劇時刻。
當然,廣受大眾喜愛的喜劇,遠不止“諧音梗”、“抖機靈”那么簡單。它往往反映社會現實,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警醒世人。
出于對喜劇藝術的一顆初心和一片赤誠,陳佩斯在此領域耕耘幾十年。1979年,陳佩斯和父親陳強合作的《瞧這一家子》,是當年不可多得的喜劇電影,之后二人又推出的系列電影,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1984年起,陳佩斯與搭檔朱時茂在春晚舞臺表演的《吃面條》等小品,成為幾代人的共同回憶;1998年,陳佩斯再度投身喜劇話劇舞臺,《托兒》《陽臺》《雷人晚餐》《戲臺》《驚夢》……每部作品,都叫好又叫座。
無論電影,還是小品、話劇,陳佩斯都始終堅守著為老百姓尋樂的初心。
陳佩斯曾多年埋頭研究莎士比亞、莫里哀、亞里士多德等戲劇名家,也從中國傳統名著中為喜劇創作汲取營養,希望為中國喜劇梳理出一條發展主線;在舞臺上他全情投入,哪怕是在身體不適、生病時,也依然堅持與其他演員一遍遍打磨細節。據陳佩斯介紹,話劇《陽臺》曾籌備四年、十易其稿,多次擱置又多次重啟,方能與觀眾見面。“好方案都是排練中一點點摸索出來的,看觀眾反饋還真行,心里特別高興。”
喜劇作品要有對社會背景的深度洞悉和精準把握,更要經得起時間檢驗。
一種藝術,要想永續,當然離不開傳承,喜劇也是如此。陳佩斯經常反思:我們演莎士比亞作品,演《海鷗》《櫻桃園》這些歐洲名劇當然挺好,但中國人自己的喜劇文化,該怎樣一代代接力呢?
2012年起,陳佩斯創辦喜劇創演訓練營,之后10年都在堅持開班授課。他的兒子陳大愚就是首屆學員中的一個。陳佩斯曾說,自己做喜劇,陳大愚也做,再往后也許家里還有人繼續做,薪火相傳。
如今的喜劇,無論在舞臺上、影視中或綜藝里,都不斷涌現著新的作品。陳佩斯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寬松包容的社會環境為喜劇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喜劇能為老百姓帶來笑聲,本身就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喜劇作品能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特點,方能贏得更加廣闊的未來。
8月22日晚,《似是故人來》第三季第8期,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對話中國喜劇藝術家陳佩斯,從讓人開懷大笑的臺前,到令人感慨萬千的幕后,站上悲喜交加的舞臺,看見社會進步的深義。
本節目中國網、江蘇衛視同步首發,新浪微博、B站、百度百家、騰訊視頻等多平臺聯合播出。
(撰文:李芳 審稿:張寧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