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4月18日,我們迎來了第39個“國際古跡遺址日”。今年的主題是“遺產與氣候”。與全球化的世界遺產發展趨勢相吻合,中國的文化遺產工作者也在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呼吁加強行業融合和國際交流,努力為世界遺產保護貢獻中國力量。
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公布的年度主題為“遺產與氣候”(Heritage and Climate)。與前幾年相比,今年的主題更加簡單明確,點出了文化遺產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傳承文明,既要尊重歷史,也要敬畏自然。
把遺產保護和氣候變化聯系在一起,并不是一個全新命題。2007年,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了政策文件,旨在搭建世界遺產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間的聯系。2015年以來,世界遺產委員會也開始重視締約國關于《巴黎協定》的落實,以降低氣候變化對自然和文化遺產帶來的風險。不過,相比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與氣候變化的關聯仿佛不那么直接,我們往往會關注到極端氣候災害對古建筑、古遺址等文化遺存造成的損失,卻很少意識到這些災害其實與氣候變化這個命題是緊密相連的。許多人可能還未意識到,我們今天所探討的氣候變化,與歷史上人類社會所經歷過的氣候變遷有著本質不同。大部分科學家已達成共識,在過去的150年里,我們所處的氣候基本態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伴隨工業革命的進程,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這種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會引發一系列連帶反應。根據預測,如果我們生活的地球較工業革命前升溫達到2℃,將威脅整個人類文明,糧食、水、健康、土地、國家安全、能源和經濟都會遭到破壞。文化遺產在這個背景下的處境可想而知,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實際上,作為文化遺產領域最重要國際咨詢機構的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也一直在努力推動各界關注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影響。2021年12月,該組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共同主辦了“文化、遺產與氣候變化全球聯合會議”。這次會議是全球范圍內以氣候變化和文化遺產為主題進行的最高規格學術研討,呼吁全行業關注文化遺產面臨氣候變化的嚴重威脅;也向社會表明:文化遺產是全球事務中的一項核心議題。
中國始終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也深度關切其中的遺產保護議題。在2013年發布的首部《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中,便明確要求“加強對受氣候變化威脅的風景名勝資源以及瀕危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國家文物局一直積極貫徹落實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著力探索構建文物防災減災體系,建立汛期文物災情信息報告與應急處置制度,出臺《關于加強橋梁文物防災減災的工作意見》等文件,對特定類型文物應對極端氣候提出了指導意見。
不過,對于文化遺產工作者而言,因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影響還是讓我們顯得有些慌亂。這些年國內時常出現極端降水,此前應對雨患經驗較少的北方也飽受災患。去年,河南、山西等地強降雨對古遺址、古建筑、歷史城鎮帶來了很大破壞,甚至有“中國旱極”之稱的敦煌也出現了極為罕見的冰雹雨現象。如何妥善應對,我們尚缺少經驗可以參考。
2022年4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正式發布,除了再次通過實證表明全球溫室氣體年平均排放量處于人類歷史上最高水平之外,還關注到了應對行動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報告指出,一些應對方案可以吸收和儲存碳,例如在城市中形成公園和開放空間、濕地和城市農業的網絡可以減少洪水風險和減少熱島效應,以及在鋼鐵和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盡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在此背景下,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積極呼吁,在文物保護工程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踐行國家減碳目標,探索使用環保材料與技術,創造更多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綠色發展有機結合的優秀案例。
中國秉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敬畏自然、融入自然、適應自然,是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中國考古和歷史學者已經通過大量證據說明,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數千年來經歷著氣候的起起伏伏。中國古人也不斷適應著這種變化,因地制宜創造適宜的生活方式。50年前,中國學者竺可楨就曾對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氣候變遷做出過開創式論述。今天,盡管我們所面臨的局面更加復雜,但應對氣候變化的種種行動和舉措,其實早已蘊含在我們祖祖輩輩適應氣候和環境的智慧之中。
我們期待,廣大文化遺產工作者與社會各界人士一道,攜手努力,推動中國氣候變化應對和遺產保護事業共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宋新潮為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04月18日第11版)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