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8日從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一西周時期公共墓地發現玉琮、銅璇璣狀飾等大量帶有東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遺存,推斷這些東方文化因素應來自于陶寺文化。
2018年至2020年,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對東沙河西路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共發掘古墓葬77座,其中西周墓葬45座,出土瓷、陶、青銅等質地文物328件(組)。從墓葬形制、葬式及文字等判斷,此地為一處西周時期公共墓地。
目前較普遍的認識是周人起源于渭河支流的古邰地,古邰地位于現今的陜西武功境內。后遷徙至今甘肅慶陽地區,因受戎狄侵擾,公劉時遷居古豳地,古公亶父時遷至周原。
依周人的遷徙路線,他們當與地處東方的古代文化并無交集,但在東沙河西路墓地中卻發現大量的帶有東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遺存,例如墓葬中出土的彩繪陶器、玉琮、銅璇璣狀飾。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胡望林介紹,同屬于西周時期的周原墓地中出土的彩繪陶罐上發現有八角星紋,而八角星紋在東方諸文化社會意識形態當中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盆、陶豆上均發現有八角星紋,東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彩繪罐上的平行線紋、變體太陽紋也與大汶口文化中太陽紋、平行線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隨著良渚文化向北擴張與大汶口文化碰撞,大汶口文化中融入了良渚文化因素。大汶口文化西進,在山西陶寺文化中也發現了玉琮。東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玉琮,是東方文化西進影響的結果。
璇璣是帝王用來觀測天象的玉雕的儀器,東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銅璇璣狀飾,器型與大汶口文化玉璇璣別無二致,它沒有出土于墓葬棺槨內,而與銅禮器一樣出土于二層臺上,顯示其與禮器同等重要。
“我們認為陶寺文化實際上是作為地處東方的大汶口文化與周文化之間傳播的媒介,東沙河西路墓地中諸多的東方文化因素,應來自于陶寺文化。”胡望林表示,陶寺地處山西臨汾盆地,龍山早期地處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開始向北征服,擠壓了原屬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的生存空間,隨之而來的便是大汶口文化的向西遷徙,西遷的大汶口文化在臨汾盆地與原處于此地的古代文化相融合創造了陶寺文化,這便是陶寺文化中有大量的東方文化因素的原因。
胡望林說,東沙河西路墓地中東方文化因素的大量出現,與陶寺文化有著莫大的關系,這可能與先周文化的起源有關,有學者認為先周文化起源于內蒙古中南部,在向外擴張過程中與陶寺文化發生了碰撞。該墓地中的東方文化因素似可為該論點提供一些佐證。(完)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