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高清无码毛片免费播放,无码三级片在线观看免费,99re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安大簡”何以成為中華文明的“歷史拼圖”?

發布時間:2023-04-20 10:01:3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儲瑋瑋 張俊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社合肥4月19日電 題:“安大簡”何以成為中華文明的“歷史拼圖”?

——專訪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國

作者 儲瑋瑋 張俊

2015年,安徽大學入藏了一批戰國早中期楚簡(簡稱“安大簡”),數量較多、保存良好,是先秦文獻的又一重大發現,對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具重要價值。

關于“安大簡”有哪些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何以成為中華文明的“歷史拼圖”?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徐在國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進行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截至目前,關于“安大簡”有哪些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

徐在國:“安大簡”共有1167個編號,竹簡形制多樣、長短不一,由不同書手抄寫,書體風格多樣,字跡清晰,內容包括《詩經》、楚國歷史、《仲尼曰》等諸子類著作、楚辭以及占夢、相面等方面的作品,多不見于傳世文獻,對古文字學、文獻學、訓詁學、古代文學等研究都具有極重要的研究價值。

2019年整理公布的《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內容為《詩經》。“安大簡”《詩經》原有117支,實存93支,內容為《國風》,存詩58篇,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存詩最多的《詩經》抄本。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于2022年出版,內容為《仲尼曰》和《曹沫之陣》。《仲尼曰》共有完簡13支,輯錄孔子的言論,共25條,除一條以“康子使人問政于仲尼”開頭外,其他簡文皆以“仲尼曰”引出,遂取篇首“仲尼曰”三字為篇題。《曹沫之陣》原有46支簡,實存44支,內容與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曹沫之陣》相同,僅個別字略有不同。

同年還出版了《安大簡〈詩經〉研究》,分為材料綜述、字詞考釋、異文新解三部分,內容涉及文字考釋、詞匯訓詁、古音系聯等多方面,系統反映了“安大簡”《詩經》的整理和研究情況,是近年來對“安大簡”《詩經》研究的回顧總結與集中展示。

中新社記者:“安大簡”何以成為中華文明的“歷史拼圖”?

徐在國:“安大簡”主要內容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文獻,涉及史學、經學、文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碰撞,讓我們得以欣賞中華文明的瑰寶。

“安大簡”《詩經》與傳世本《詩經》對比,不僅篇章順序有所不同,還存在大量異文,保留了很多詞匯的早期形態,對人們理解古注、研究古漢語詞匯發展、探索《詩經》文本早期形態等都具重要價值。如《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的“窈窕”,“安大簡”作“要(腰)翟(嬥)”等。

其次,“安大簡”還有很多沉埋已久、未能流傳于世的先秦文獻,兩千多年以后重見天日,將對中國學術史產生深遠影響。

“安大簡”中有不少和楚史有關的竹簡,簡文內容豐富、系統,有些可與傳世文獻互證,有些可補歷史記載缺失。這批簡從“顓頊生老童”起到楚(獻)惠王“白公起禍”止,記載了楚先祖及熊麗以下至惠王時期各王的終立更替和重大歷史事件。通過這批簡文,解決了早年學界爭論不休的季連與穴熊、鬻熊的關系問題,證實了季連與穴熊、鬻熊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寫法,極大地推動了楚史研究的進程。

另外,簡本有很多內容閃耀著先賢智慧的光芒,經過千年沉淀,逐漸內化為中華民族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歷史文化基因。“安大簡”《仲尼曰》輯錄孔子的言論,為研究孔子思想提供了最直接、最原始的資料來源。《仲尼曰》簡1:“仲尼曰:華繁而實厚,天;言多而行不足,人。”此條簡文意應為“言少而行多”,即踏踏實實做事情。這在當今社會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新社記者:文物工作者對“安大簡”進行了哪些搶救和保護?

徐在國:“安大簡”的時代約在公元前340年左右,歷經了2300多年歲月長河。“安大簡”在2015年初被帶回安徽大學后,已有部分竹簡發生氧化、粘連,如不及時清理,很容易損壞,這將是一大損失。

竹簡內部原本應是用編繩編好單獨成卷的簡冊,但由于時代過于遙遠,編繩已經斷裂,原本成卷的竹簡也脫落、堆積在一起。我們先用竹簽和竹夾小心翼翼地把竹簡一根根剝離出來,放到玻璃條上,再用蒸餾水和毛筆慢慢沖洗、洗刷掉泥土和雜質。我們對古文字的構形比較熟悉,所以在清洗過程中更加注意保存簡文的完整筆畫、簡背信息、編繩以及其他有助于簡文研究的內容,這也為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目前,“安大簡”已被妥善安置在恒溫恒濕的文物保護室,這場竹簡“保護戰”算是告一段落,后續對竹簡內容的整理研究成為工作重點。

中新社記者:“安大簡”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其對向海外介紹中華文明有何意義?

徐在國:目前,中國正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等項目,“安大簡”的整理與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安大簡”并向海內外學者發布研究成果,是在打造獨屬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品牌,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源遠流長的優秀文化。

“安大簡”《仲尼曰》等文獻中體現出的先哲思想,展示出幾千年來中國人的道德堅守和文化素養,是已內化為中華民族基因的禮儀風范的最好詮釋,有助于各國民眾更好、更準確地理解中華文明,也有助于向全世界展示真實全面、立體多彩的東方大國形象。

另外,“安大簡”的主要內容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文獻,是構筑中華文明大廈的重要基石,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研究“安大簡”、發布研究成果,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普及該領域知識,呈現傳統文化豐富的表現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認知并參與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程中來。(完)

受訪者簡介:

徐在國,安徽大學教授、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字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從事古文字學、出土文獻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安大藏戰國竹簡儒家類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二)等。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加載更多新聞
友情鏈接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