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之一,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展演大賽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該活動將博物館研學活動、文化遺產知識比賽和文物情景劇展演3個環節結合起來,不僅展現了文化遺產知識普及和博物館社教活動的成果,還展現了青少年身體力行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的風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隊伍中,貢獻青春力量。
●扎根考古一線探尋歷史真相
在考古一線,出現了越來越多年輕考古工作人員的身影。他們扎根田野,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絢麗的青春之花。
“翻山越嶺,千里奔勞,在田野里書寫炎黃春秋,在青銅中找尋文化根脈。青燈長卷,浩然長風,用青春追尋歷史來路,用初心守護中華文明。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他們不愧是青春先鋒!”這是對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集體四川大學三星堆遺址考古隊的描述。這支考古隊中,多數隊員是90后。
在紀錄片《不止考古·我與三星堆》中,跟著鏡頭,觀眾走進正在發掘的三星堆“考古艙”,可以看到穿著防護服的白色身影伏在升降板上。他們多是在三星堆“挖土”的年輕人,不僅表現出超高的專業水準,還展現出朝氣蓬勃的青春氣息,用考古“新生代”特有的創意與活力為每天的考古工作著色,單調防護服上的特色標識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
相關專家表示,科技考古、發掘人員年輕化,這是中國考古學發展的良好方向。
不只在三星堆,在不少遺址發掘現場,考古“新生代”正沿著前輩的足跡躬身田野;在起步不算早的水下考古領域,年輕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挺進蔚藍……他們堅守一線,以多學科的眼光從事考古工作,同時也努力將三維掃描、各種檢測手段等更多新技術創新運用在實踐中。他們在探索未知、探尋歷史真相中綻放青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傳承的使命與擔當。
●連接城鄉接力文化遺產保護
今年5月,第五屆漣漪青年論壇在上海同濟大學舉行。論壇上,來自湖南岳陽的“巴陵游俠”團隊,分享了他們探索傳統村落張谷英村“和”文化的故事;來自四川成都的“111成都火鍋特工”團隊,分享了他們在府南河開展的調研活動。
漣漪青年論壇的舉辦是基于同濟大學團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以及美麗鄉愁公益團隊共同發起的“漣漪行動—家園—方志”計劃的成果。截至目前,該計劃已開展6期,共支持來自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的2320名大學生返鄉編寫地方刊物,傳播家園文化。與此同時,已形成《一方志·水》《一方志·家園寶藏》等多個主題的750余份地方刊物,連續組織了5屆“漣漪青年論壇”、4次線下展覽,產出數千件包括視頻日志、手繪插畫、文創設計等形式在內的文化傳播作品。
漣漪行動的雛型源于兩位青年的實踐——彭婧與崔家瀅。2013年,她們還是同濟大學的本科生,在暑假赴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諾鄧村支教時,發現當地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但面臨保護與傳承的挑戰。結束支教回到學校,彭婧與崔家瀅便成立了“美麗鄉愁”公益團隊,并在此后組織了多次鄉土文化教育夏令營。之后,在各方支持下,“漣漪行動”正式發起,以持續支持更多青年返鄉開展文化調研,她們也從參與者變為組織者。
如今,彭婧已是同濟大學青年輔導員,崔家瀅是同濟大學城鄉規劃方向博士生。她們表示,“漣漪行動”期望參與其中的青年以雙重視角開展觀察調研。
“首先,他們具有‘本地人’視角,能夠自如地通過親人、同學的網絡,與更多本地人產生連接,重拾對‘身邊’與‘附近’的關注;其次,參與漣漪行動的大學生,普遍年齡在25歲以下,以本科生、研究生為主,且大多在外地求學,寒暑假時才會返鄉,也因此獲得與家鄉距離拉遠之后的‘再觀察’‘再思考’的視角,并更多結合自身專業特長進行選題調研和文化傳播,展示出新一代人的活力與創意。”崔家瀅說,“正是這兩個身份的疊加,以及‘漣漪行動’設計強調的田野調查方法,鼓勵青年走進社區,去和一個個具體的人對話。最終,可以收獲許多更為地方化、個性化、創意化的調研與創作成果。”
彭婧認為,“漣漪行動”的目標已逐漸清晰,即“激起遺產保護接力‘人’之漣漪,激起地方文化營造‘地’之漣漪,激起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共創’之漣漪。青年在‘漣漪行動’中進行縱向的持續參與,他們的行為形成持續的橫向擴散,去影響更多人對各地鄉土文化進行展示。”
●走進歷史文化街區參與社區共建
日前,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與利用”為主題的青少年城市探索研究班在北京法源寺爛縵胡同108號開課。10多名青少年走進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在專業講師指導下,通過實地調研、方案設計等方式,對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想法——剛上初中的馮燁動手畫了幾張四合院的剖面圖,他希望一部分傳統建筑可以改造成歷史博物館,講述四合院建筑形式等知識;高梓航針對胡同中綠化面積不足等問題,提出“自然社區”概念,建議在四合院中增加綠化設施……
“遺介”科教品牌創始人駱凱擔任本次活動主講人,從事遺產保護教育已5年有余。在他看來,遺產保護的公眾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此次探索班的目標是帶領青少年探索北京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肌理與社區設計規劃基本原理。在具體操作中,我將項目制學習方法貫穿于課程中,希望將講解與實踐結合,讓課程專業化。”駱凱說。
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青少兒童名城保護系列活動負責人趙蕊說:“文保、藝術、教育與社區營造結合,是街區更新的新方向。這是我們首次嘗試與專業教育團隊合作,希望通過街區探索,讓青少年深入自己身邊的街區,體會街區改造提升的最新成果。”
趙蕊表示,此次活動打開了青少年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新方式,在接下來的街區改造工作中,將充分結合孩子們的設計成果。“青少年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參與歷史街區共建,能夠為其發展提供新的養料。”
據了解,隨著《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施行,北京已有49片歷史文化街區,街區保護與更新工作的公眾教育正在起步。活動重點關注北京市歷史文化街區的創新實施,項目團隊運用新的教學理念、項目制探究方式,帶領青少年走進歷史文化街區,參觀歷史街區保護及活化利用的優秀案例,開展街區調研、學習課堂、沙龍講座、課程設計等科普教育活動,助力老城更新與北京中軸線遺產價值公眾傳播。
延伸閱讀
據介紹,“漣漪行動”正在鏈接到更多的社會資源,在第六期“山水家園”主題活動中,設立了地方專項與山水遺產專項。
與此同時,青年團隊在調研過程中,不斷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一些團隊在家鄉發起了“共寫詩歌”活動,來自多所中小學的青少年用詩歌表達對于家鄉的情感;一些團隊走進校園課堂播下傳統音樂的種子……在同濟大學美麗鄉愁公益團隊發起人之一的崔家瀅看來,青年不僅有獨特的視角,還有很強的參與感和行動力,能發動身邊人參與其中。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