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7月10日電 題:功能性建筑怎樣帶動城市發展?
——專訪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張頎、南開大學兼職教授何煥臻
作者 張少宣
1863年,一座被稱為“泥屋”的建筑在天津立地而起。1886年,“泥屋”被改造成首座帶有歐洲西部鄉土氣息、三層磚木結構、平坡屋頂的古典露明式樓房。1987年,歷經整修,一座擁有現代風格的七層豪華大樓赫然而立。至此,近現代風格融合的建筑群組成了今日利順德大飯店(以下簡稱“利順德”)連體樓群。該店被譽為“華夏第一店”。
2023年,利順德建造160周年之際,曾主持其提升改造工程的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張頎及《跨越三個世紀的大飯店利順德》一書策劃者、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原天津市旅游局規劃處處長何煥臻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探究建筑巧思,探討都市功能性建筑如何融入城市規劃,城市發展中中西建筑風格如何交融。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利順德的建造有怎樣的起因?
張頎:1863年,英國牧師殷森德與英女王的駐津代表吉布遜簽訂了一份轉租土地的“皇室契約”,承租天津英租界29號地基的19.9英畝土地。隨后,殷森德雇傭工人在他購買土地的最南端,建立了簡易的英式印度風情平房,作為貨棧、洋行、旅館和飯店,專門招待外僑,時稱“泥屋”或“老屋”。
作為利順德的雛形,這種設計風格還融入了當時上海、廣州等通商口岸租界建筑中流行的南洋風格。“泥屋”是天津英租界最早的建筑之一,影響它風格形成的原因與當時的經濟因素和技術條件限制都有關。
中新社記者:1886年,“泥屋”改造有何特點?
張頎:隨著越來越多歐洲人來到天津,租界內建筑風起。1886年夏天,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長、天津海關稅務司、利順德股東英籍德國人德璀琳等,在“泥屋”舊址上將其建筑從單層泥木結構改成三層磚木結構的古典露明式豪華酒店。
建筑外設英式田園風格木外廊,轉角為五層塔樓,入口處設山花。在天津眾多的國外造型建筑群體中,很少見到這種中世紀倫敦地方傳統色彩的構造體。寬敞的大廳,配以宮廷式的寬闊樓梯和一到冬天也不使人感到寒意的壁爐,整座建筑立面造型輕快,功能齊全。
這座由中國人、英國人和德國人合資修建的建筑,西臨維多利亞公園,東靠海河,環境優美,建筑的審美意義與社會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中新社記者:利順德建筑中充滿了中西交融的巧思,具體有何體現?
張頎:它外廊木柱設計成“四棱抹斜角,每隔一定距離就有橫向的凹線腳裝飾”,此種獨特的裝飾風格可在早期的東南亞租界建筑上找到痕跡,且此種風格在天津現存的租界建筑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酒店擴建時還加入了不少中國元素,例如燈籠花磚,是中國傳統花磚砌筑方法的一種,表面形狀類似燈籠的骨架,故得名。這種砌筑方法出現于中國的明清時期,到清代末期極盛,而這正是利順德修建的年代。這種做法多用于民間建筑的檐口、窗口等位置,利順德早期建筑的窗拱和窗臺等處的磚線腳均運用了此種砌筑手法。這種中西交融的風格,說明中西藝術是可以融會貫通的。
中新社記者:為何說利順德有著珍貴的歷史文物價值?
何煥臻:利順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涉外酒店,并且是正在使用的旅館類建筑中唯一一家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的更迭,社會的演進,需求的變化,賦予它太多的融合性和發展性。160年間,利順德至少九度易主、八次改擴建,和世界酒店業發展同步,經歷了從棧房到豪華酒店再到商業酒店,最終成為現代新型酒店的演變全過程,堪稱世界酒店發展史的活化石。
“利順德”英文名“ASTOR HOUSE”,也譯稱為“阿斯特飯店”。十九世紀時,位于美國紐約市中心的阿斯特酒店是美國千億富豪以他的名字命名興建的豪華酒店,后來的很多豪華酒店紛紛仿效冠以其名。實際上,1846年英商在上海曾興建名為“禮查ASTOR”的酒店,但隨后酒店兩次易址,多次易名,現存的樓宇是二十世紀初重建的巴洛克式建筑。
利順德是中西技術合璧的產物,內部許多細節依然保持著歷史原貌。如飯店大堂內的木樓梯、入口處臺階、西餐廳的雕花、泰晤士餐廳的柱式,以及國內最早使用的奧的斯電梯等。加之德、美、日、加的早期領事都曾在此辦公,具有審美意義和歷史意義。雖然它是1863年始建,但在歷史的完整性上沒有斷層,功能也未發生改變。
中新社記者:利順德在不斷提升改造過程中如何保持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張頎:2009年,天津市開始對利順德進行大規模的提升改造。修繕設計伊始,天津大學建筑學院AA創研設計團隊對其進行了詳盡徹底的調查。
修繕原則依據原址建筑最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原貌,在保持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基礎上,對建筑歷史信息嚴重缺失的部分進行修復。對保存較好的部分盡可能予以保留,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延續文物建筑的各種信息。為保持其文物價值,舊材料盡可能不棄不換,新材料與原有材料規格相同、質地相似、色澤相仿,修繕的紋樣圖案遵從原有風格、手法。
中新社記者:百年來利順德是如何影響城市規劃的?
何煥臻:天津倚京跨河面海,位居京畿要地,是海上門戶。當年天津英租界設立最早、擴充體量最大、占據時間最長,對天津城市布局深有影響。
利順德的擴建是隨著歷史上天津英租界的規劃發展而不斷衍化的。十九世紀末,馬場道已通往最早的郊外賽馬場,利順德可接待規模上百人的春秋賽馬大會。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利順德和賽場里的鄉誼俱樂部,在功能和樣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按照英國工兵上將戈登等3人受命測繪的租界規劃圖,利順德恰在英租界的原點,背靠海河,面向海大道(現大沽北路),對面即是英租界的市政大樓戈登堂和維多利亞公園。海大道后來發展成號稱東方華爾街的“中街”,也是天津最早的CBD。
與利順德相隔不遠就是現在聞名遐邇的“五大道”小洋樓居住區。當年海河右岸的英、法、日、德、美租界和左岸的意、俄、奧、比租界的建設,改變了天津的城市格局和發展走向,利順德作為近代天津的人文地標則一直未變。
中新社記者:借由利順德,該如何去看待建筑與城市的關系?
何煥臻:日本近代文學創作先驅者之一二葉亭四迷,在1906年初寫過一部叫《面影》的小說,其中寫到男主人公葉村三郎住在利順德飯店,在飯店里遇到日本知識分子小野哲也。哲也離去后,書中這樣描述:“葉村從飯店窗戶往外望去,只見在月色皎潔的租界地街道上,他東倒西歪,踉踉蹌蹌地走著,不久就被東西遮住,瞧不見了。”此情此景,也側面反映出當年利順德的涉外屬性和優雅的周邊環境。
時至今日,海河沿岸的利順德從建筑到人文再到融入城市發展,已經成為帶動周邊發展的“錨地”。
利順德在科技層面一直是西方工業文明登陸中國的橋頭堡。中國第一代發電機、電話、電報、電燈、電梯、數字機、自來水和消防設備,大多在利順德引進。
歷史層面,它是近代重要的外交舞臺。從晚清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將領李鴻章、不掛名的“洋外長”德璀琳、民國外交家顧維鈞,再到新中國總理周恩來等,都與利順德結下機緣。
文博層面,近代中國歷史在這里濃縮。利順德內專屬博物館、名人景點房、公共空間和博物館,收藏陳列著數千件文物、典籍、名人字畫和各種藝術品。
城市如書,建筑似字,生動而真實地記錄著城市的發展脈絡。在現如今天津“串珠成鏈”發展全域旅游的過程中,利順德已經從曾經英租界的原點,成為五大道、意式風情區旅游納客的“錨地”。這與世界上知名建筑群,如法國塞納河沿岸的城市發展,有很多相似之處,也證明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是具有廣泛性和示范性的,它遠遠超越建筑本身。(完)
受訪者簡介:
張頎,曾擔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中國建筑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長期從事建筑更新、建筑遺產保護、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間設計等理論研究。擔任教育部“111引智計劃”負責人,主持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曾榮獲中國建筑設計獎設計金獎等。
何煥臻,資深文旅專家,受聘南開大學兼職教授、科協人文教授、天津政協文史委員等職務。曾多次主持天津市旅游規劃和環渤海、京津冀旅游合作規劃。編著官方文獻出版物《近代中國看天津叢書》等。策劃審修《跨越三個世紀的大飯店利順德》圖書、央視紀錄片《利順德紀事》等。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