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舊著被譯回 《旗人風華》徐展舊京風俗
《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高凱 攝
1939年到1940年,羅信耀先生在當時北京唯一一家英文報紙《北平時事日報》上連載了系列文章,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北京文化,后結集出版。
該書英語版本和日語版本相繼出版,海外影響巨大,被認為是外國研究北京民俗的必備書籍。70年后,羅信耀之子羅進德先生根據初版和日文本相對照,花了十余年的功夫終于將本書回譯出來……
近期,這本由一位老北京人寫就的漢學名著得以以中文版本與此間讀者見面,回譯后名曰《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據悉,本書的作者羅信耀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在燕京大學做英文文秘,結識埃德加·斯諾。斯諾鼓勵他用英文寫作,并將他推薦給《北平時事日報》。其子羅進德也是翻譯家,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聯合國職員,精通多國語言,2005年被中國翻譯家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
在《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中,羅信耀仿馬克吐溫的小說筆法,虛構了禮士胡同的吳家三代,以吳小禿兒的出生到生子的全過程,描寫了北京民俗的方方面面。
這本舊作在文體上頗為新穎,似小說,似紀實,全文并無曲折故事情節,一切記述看似平淡,卻蘊涵著種種值得細細體會的生活滋味,讀者從其中對日常的點滴記述中既可讀出當時北京和北京人的性格氣質,亦能窺見當時的特殊社會背景,更可在書中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與譯者父子兩代對于故鄉靜水深流的情感。
據介紹,當年羅信耀先生的文章邊連載,邊結集,1940年、1941年出版單行本(分為第一集和第二集),英文版一出,當年內就有了日文譯本,1941年出版的日文譯本題名“北京的市民”,1943年“續北京的市民”出版。
當年日譯者將書送給周作人,周作人給予很高評價:“雖是原來為西洋人而寫,敘述北京歲時風俗婚喪禮節,很有趣味,自繪插圖亦頗脫俗。”
有資料稱,葛兆光讀到該譯本,曾寫一篇《禮士胡同的槐花飄香》,他說:“我在日本京都讀書,讀的倒是寫三十年代北平的書,這本寫于三十年代北平的書本來不是用中文寫的,卻是用英文寫的,它發表在北平的英文報紙,卻被日本人先譯了出來。”
據悉,一直以來,該書日譯本被很多中日比較的學者在論文中引用。
作為2020年北京十月文學月的大眾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出版集團人文社科圖書生產事業部日前特別組織“在小說與民俗之間”《旗人風華》閱讀分享活動,活動主講者季劍青系北大現代文學博士,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一直從事北京文化研究。
據介紹,季劍青2015年6月就在《北京觀察》雜志發表了《羅信耀和他的北京旗俗書寫》一文,討論英文原版的《旗人風華》是如何把旗俗作為普遍意義上的北京風俗來記述的。
對于本書的中文名定做《旗人風華》,季劍青介紹稱,羅信耀是滿洲正白旗人,“羅”這個漢姓大概是后來改的,對應的滿洲老姓是薩克達。在當年的《小吳歷險記》(英文直譯)初版的序言中,羅信耀稱自己是一個北京人(Peking-jen),并為此而感到驕傲。1940年前后,八旗制度早已成為歷史,旗人把自己當作北京人是很自然的,而在一部面向英文讀者的介紹北京風俗的書中,作者似乎也沒有必要提及自己的旗人出身。
他指出,《小吳歷險記》的主人公小吳,是一個北京吳姓家庭里的小名“小禿兒”的男孩。作者從他的出生寫起,一直寫到他長大結婚妻子懷孕,仿佛完成了一個“生命周期”。這本書以他的成長為線索,穿插起北京的各種歲時風俗,如借小吳爺爺的去世寫喪葬的習俗,借小吳奶奶去娘娘廟為小吳祈福,詳細描繪妙峰山香會的盛況,諸如此類,故事中的人物只起到引子的作用,并不承擔敘事功能。從書中間或提及的時代背景推斷,小吳大概出生于1915年前后,差不多在1939年即作者動筆時結婚。這正是北京旗人開始放棄旗人身份逐漸與北京人融為一體的歷史時期。
當日對話人系青年作家侯磊,多年傾力于口述史及北京史地民俗的研究。侯磊認為,除了帶著分析和批判眼光對于當年的北京風俗進行了完整且珍貴的記錄之外,《旗人風華》同時具有很強的文學性。雖然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小說,但其整體語言風格輕松流暢,盡管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但對當時北京人日常生活的描摹生動而鮮活,于平平淡淡中引人入勝,可讀性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