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高清无码毛片免费播放,无码三级片在线观看免费,99re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名家
孟京輝:戲劇是我跟更多人成為朋友的一個自信

6月10日至20日,首屆阿那亞戲劇節橫空出世。無論是歐陸戲劇巨人陸帕執導的開幕大戲,還是沒名、沒錢、坐著鏟車畫小人的“候鳥300營地”的“藝術家”海灘駐扎,從日出到日落,阿那亞的海岸線上,理想主義的化身——戲劇,恣肆汪洋。

更新日期:2021年06月22日
中國翻譯泰斗許淵沖:揮灑著詩意走完百歲人生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今年最新出版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封面上,印著許淵沖當年在日記中寫下的句子。

更新日期:2021年06月17日
陳佩斯:用好的作品推廣喜劇藝術

喜劇藝術當隨時代不斷創新,時代越是發展、科技越是進步、表現方法和手段越是豐富,我們越要回溯源頭,回歸藝術本體,遵從藝術規律

更新日期:2021年06月07日
日本芭蕾舞演員松山樹子去世 曾飾演《白毛女》喜兒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創始人、外國人中第一位扮演《白毛女》中喜兒的芭蕾舞演員松山樹子,于5月22日3時40分去世,享年98歲。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24日
歸去來兮 紅莓花開——追記袁隆平的音樂情緣

在袁隆平院士臨終前,家人圍在他身邊,輕輕哼唱起一首《紅莓花兒開》。這首蘇聯歌曲是袁老最愛的歌曲之一,她代表著袁老美好的年輕時代。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24日
單霽翔:從故宮到世界文化遺產,文明何以“無問西東”?

從北京故宮到巴黎盧浮宮,從柬埔寨吳哥窟到埃及金字塔,全球各地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展示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也越來越與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密切關聯。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21日
那個表演《吃雞》的中國啞劇開創者走了

5月3日,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景愚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11日
徐里:堅定文化自信,我們的作品要突出民族性、時代性

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記者專訪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里。他透露,中國美術家協會將舉辦一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

更新日期:2021年04月30日
送別舒乙:舊友噙淚 新知含悲

4月27日上午,上千人來到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送老舍之子、原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先生最后一程。

更新日期:2021年04月28日
紀念徐志摩逝世90周年 各地“摩友”齊聚浙江海寧

23日上午,以《志摩的詩意世界》情景短劇開場,第六屆中國(海寧)徐志摩詩歌節暨第六屆中國(海寧)·徐志摩詩歌獎新聞發布會在徐志摩故鄉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啟動。

更新日期:2021年03月24日
馬伯庸的“文學考古”,有何創作“秘訣”?

在新書《兩京十五日》中,馬伯庸切入《明史》中的真實記載,將無數細節填入歷史的縫隙,創作出一場扣人心弦的千里奔襲。

更新日期:2021年03月23日
懷念 | 北京大學著名學者費振剛逝世

北京大學著名學者費振剛于3月22日凌晨2時50分在鞍山去世,享年86歲。

更新日期:2021年03月23日
以油畫“醒獅”獻禮 廣東畫院副院長馮少協吁文藝新階段

廣東畫院副院長馮少協表示,希望以蘇醒的雄獅加強民眾對于國家和民族歷史和命運的關注,

更新日期:2021年03月18日
田連元:一人撐起一臺戲

“我當過皇帝、宰相、元帥、使臣、平民、乞丐,但都是假的,追求說書人的境界和藝術真諦卻是真的。”談起自己的評書生涯,田連元機智地抖著包袱。

更新日期:2021年03月11日
許淵沖:在詩意里驕傲地活

一個世紀了,許淵沖身上始終貼著“狂”的標簽。

更新日期:2021年02月05日
秦怡:電影是我唱不盡的歌

1月31日是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的99周歲生日,也是她從藝第82個年頭。近日,來自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市文聯等機構的相關代表前往醫院看望秦怡,按照傳統為她點起百歲紅燭,祝老人家生日快樂。

更新日期:2021年02月03日
田沁鑫:用作品引領國內戲劇

2020年12月8日,著名導演田沁鑫被任命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成為中國國家話劇院19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院長。如今,她已經上任一個多月,置身于各種繁忙瑣碎的工作當中。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27日
破除光環,拿自己“開涮” 莫言散文作品結集出版

?近期,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散文全編,該系列《莫言散文全編》共含三冊:《會唱歌的墻》《月光如水,馬身如漆》《感謝那條秋田狗》,全面收入莫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新世紀以來的散文創作近200篇,這也是莫言散文作品首次大規模結集編選。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19日
故宮出版社推出“跟著藝術大師”系列 一本書讀懂一個大師

“跟著藝術大師”系列叢書是結合藝術大師簡略生平、藝術特點、同類繪畫題材的衍變過程、相關作品及其背后有趣故事的藝術普及類讀物。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18日
作家出版社2020年度好書公布 王蒙、賈平凹新作上榜

王蒙最新長篇《笑的風》、賈平凹的《暫座》、馮驥才的《俗世奇人》、曹文軒的《拖把軍團》等名家新作均出現在榜單中。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18日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美在耕耘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新年展”撰寫前言《美在耕耘》。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12日
溫州舉辦“碧天芳草”系列特展 再現李叔同傳奇一生

“碧天芳草”系列特展,展現李叔同的文藝造詣和傳奇一生,講述他與溫州的深厚情緣。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05日
首博新展講述馬連良的藝術人生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現馬連良的舞臺生涯和“馬派”藝術精華。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30日
田沁鑫:沁潤藝術田野 打造國話金字招牌

無論是為百姓發聲為文化強國助力,還是用自己帶有中國美學的表達文以載道,國家話劇院的田沁鑫時間已經開啟……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30日
田沁鑫:沁潤藝術田野 打造國話金字招牌

國家話劇院院長上任不足一個月,做客北京青年報文化版組、副刊版組和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后臺》聯手打造的年終特別訪談“戲劇人的2020”時,田沁鑫把服務藝術家、將歷任院長給予她的這份安全感繼續傳遞下去,當作站在全新事業起點上的一個承諾。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9日
吳為山:用雕塑講述中國故事

吳為山認為,培養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優秀的傳統。創作具有中國精神的好作品并進行有效傳播是十分重要的。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5日
莫言:“講故事的人”,回來了

在獲得諾獎八年后,莫言攜《晚熟的人》重回公眾視野。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5日
作家史鐵生逝世十周年,親友文友共同追憶“輪椅上的巨人”

史鐵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作家。對他的記憶應該也確實有很多抹不去的因素。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5日
蔡國強藝術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于14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5日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通過文物感受“唐宋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采。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5日
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逝世 享年95歲

據上海作家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先生于今日凌晨3:28逝世,享年95歲。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4日
電視劇《裝臺》背后的文學力量 專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陜西作家陳彥

11月29日,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陜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播出。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9日
旅美戲曲畫家段昭南憶紅線女:未能謀面更牽懷

“我的廣州記憶,總和12月有很多關聯。”旅美戲曲畫家段昭南12月8日對中新網記者說,“尤其是紅線女先生是在2013年12月8日去世的,而我于2012年12月在廣州舉辦的戲畫展覽,是以紅線女為主軸的組畫,她本人也到場觀看了。”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9日
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樊發稼因病逝世 享年83歲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原會長、顧問、名譽會長樊發稼同志因病醫治無效,2020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7日
芥川龍之介:不愛魔都愛帝都

芥川龍之介是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作家之一。他的隨筆作品《中國游記》,描述了他在上海、北京等地探訪的見聞。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4日
心印家山 境因情生——讀孫志剛山水寫生

凡有成就的畫家,均堅持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采風、寫生,記錄生活,感知生活,提煉生活。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2日
北京喜劇藝術節如期而至 陳佩斯:疫情之下觀眾更需要喜劇

第十屆北京喜劇藝術節專家研討會近日舉辦。陳佩斯表示,疫情之下觀眾更需要歡樂、更需要喜劇,這也是他今年堅持做喜劇藝術節的動力。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2日
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辦

為祝賀趙炎先生從藝50周年,中國廣播說唱團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研討趙炎先生在相聲藝術領域的成就與貢獻。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2日
潘魯生: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涵養文化根脈

潘魯生認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是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民族創新創造力等一系列舉措和需要的概括與呼應。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27日
作曲家趙季平:把音樂寫進百姓心坎里

“傳一曲天荒地老,共一生水遠山高”“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都出自作曲家趙季平之手。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27日
對話閻崇年:從故宮六百年讀懂人生

閻崇年接受記者專訪,分享他耄耋之年透過故宮里的人和事體會到的人生感悟。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26日
“斜杠青年”馮驥才:作家、畫家、領讀人

在當代作家里,馮驥才堪稱“奇才”。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25日
吳為山:藝術本身也是一種翻譯

我們不能滿足于中國雕塑只存在于博物館、石窟、墓道,應當提煉出影響著現在與未來的絕倫之底蘊、超拔之意志、高遠之境界。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2日
北魏民族融合的歷史豐碑——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規模宏大,造像內容豐富,雕刻藝術精湛,形象生動感人,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美術雕刻的最高水平。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06日
姜昆談文化強國:相聲要春風化雨潤萬心

姜昆表示,建設文化強國,相聲演員也要盡到一份責任,讓相聲藝術起到“春風化雨,點滴入土”的作用,能夠潤萬家、潤萬心。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04日
金庸逝世兩周年:“佛系”的江湖世界 玄妙深邃的佛境禪意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這是繼古龍、梁羽生后,又一位離世的武俠泰斗,中國武俠“三劍客”時代就此落幕。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30日
王潮歌:以藝術找尋更好生活

每次面臨一個地域的創作,王潮歌不去提取典故做膚淺僵化的符號,而是關注那里的人們此時此刻的精神狀態。她創作《印象·劉三姐》選取了老漁民劃竹筏打魚的印象,歌頌山水人間勞作,那是人生真正的關懷和共鳴。做《又見敦煌》的時候,王潮歌把自己埋在了敦煌學典籍中。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9日
“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亮相鄭州

“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18日亮相鄭州,展出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的雕塑作品160件。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0日
詩詞之外的葉嘉瑩:用大半生時間走完返鄉之旅

葉嘉瑩畢生研究中國古典詩詞,人們稱她為先生、“穿裙子的士”。這位如今已96歲高齡的老人,用了大半生時間走完自己的返鄉之旅。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9日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詩歌選讀

露易絲·格麗克的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0日
韓再芬:黃梅戲傳承要緊扣時代節拍 抓住年輕人“味蕾”

“黃梅戲的發展要踩在時代節拍上傳承創新,要抓住年輕人的‘味蕾’,培育文化生態圈。”黃梅戲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韓再芬如是說。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0日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沖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0日
作家萬方談父親曹禺:他確實是一位穿越時代的劇作家

著名作家、編劇、曹禺之女萬方28日來到父親生活過的天津,用整整一天的時間密集參加活動,再訪曹禺走過的路,頗多感慨。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30日
《從敦煌來——閔庚燦繪畫作品展》國慶在杭州春天美術館開展

10月1日,國際繪畫大師閔庚燦的個人繪畫作品展《從敦煌來》將在杭州外桐塢133號春天美術館隆重開展,展期持續到11月30日。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30日
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9月28日,由中國散文學會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活動組委會、北京農家女學校合辦的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30日
韓美林與《良月流暉》:三次考察良渚 病房中誕生設計稿

良渚主題雕塑《良月流暉》背后蘊含的,是韓美林三次考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在病房中完成設計稿時所付出的心血。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北京京劇院《李大釗》亮相上海

9月26日、27日,北京京劇院原創大戲《李大釗》登陸保利上海城市劇院,參加“藝起前行——國內優秀原創戲劇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北京魯迅博物館上調每日預約觀眾數量 國慶期間正常開放

觀眾可通過北京魯迅博物館公眾微信號,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預約。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去世 弟子追憶:為人低調 與世無爭

鄭克魯翻譯過多部名著,其中包括《悲慘世界》《紅與黑》《茶花女》等。2012年,鄭克魯憑借翻譯《第二性》獲第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2日
賈平凹新作《暫坐》全面上市

賈平凹表示,《暫坐》可能是他70歲前,最后一部長篇小說。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6日
行走張家界——圓霖大師禪畫展即將啟幕

由文化學者、當代藝術家、圓霖法師藝術研究會會長陸一飛先生任策展人的《行走張家界——圓霖大師禪畫展》將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后坪鎮荷花社區荷堂藝術館展出。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4日
故宮辦主題書畫特展 與蘇軾來一場跨越千年對話

展覽通過78件(套)文物精品,勾勒出一個生動而立體的蘇軾形象,帶領觀眾回到蘇軾所處的那個文化昌盛、群星璀璨的時代。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8日
夏烈:從《驚蟄》《麻雀》《旗袍》看海飛和他的諜戰世界

我們時代的文學藝術中,“講故事的人”正全面復興。海飛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是特別有價值的典型。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8日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講述100件國寶的100個故事

《國寶100》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7日
莫言:我還是那個講故事的人

近日,莫言攜新作《晚熟的人》重回公眾視野,再次引發讀者關注。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4日
“杭州國際日”專用標志發布 韓美林設計

3日,杭州官方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設計的“杭州國際日”專用標志——“窗”,及主題海報與系列宣傳預告片,此外還通報了第三屆“杭州國際日”活動安排。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4日
北京人藝啟動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演出月 《雷雨》《家》將上演

記者從北京人藝獲悉,在曹禺先生誕辰之際,北京人藝選取了其兩部代表性的作品《雷雨》和《家》,從9月24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演出。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4日
潘魯生:民間文化的拾荒者

?潘魯生是中國文聯副主席,他關注民間文化,致力于通過文化振興“筑魂”鄉村振興。時移世易,鄉村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潘魯生尋訪鄉村文化的步伐也愈加緊迫。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3日
曹禺:“我喜歡寫人,我愛人”

今年是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辭世24周年,也是他的成名作《雷雨》發表86周年。隨著時間的流逝,曹禺劇作的影響與日俱增,他在中國現代戲劇史、文學史上的地位仍然呈現上升態勢。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3日
蘇東坡歷史文化藝術館落地海南儋州 宋文化傳承再引關注

9月1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亮相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2日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文化發展離不開交融與互鑒

在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前,王旭東堅守戈壁大漠28年,見證了莫高窟從搶救性保護到預防性保護、數字敦煌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助力敦煌文化更好地走向國際。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19日
莫言手書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

近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前往黃河入海口參觀,創作了一首新詩《黃河入海大文章》,并親筆手書。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18日
敘述海派藝術的“中國故事”

近日,上海中華藝術宮精心策劃了“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作為該館重要的學術項目,正是在這種文化語境中,為觀眾呈現獨特而恢宏的學術視野,敘述海派藝術的“中國故事”。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10日
梁思成林徽因以敦煌壁畫“導航尋寶”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市。這里保存著公元4世紀至14世紀的4萬余平方米壁畫,有“沙漠中的美術館”之稱。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7日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古建筑保護不等于長期封閉

讓古建筑真正成為人們喜歡的博物館,是一項重大的挑戰,保護古建筑不是要長期封閉,而是正常使用、修繕,它才會健康。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7日
暢銷書作家賴寶去世 曾任《今晚80后脫口秀》幕后寫手

20日,有媒體報道稱,曾擔任《今晚80后脫口秀》幕后寫手的作家賴寶不幸去世。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1日
賈平凹:現在的作家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大的勇氣

現在的作家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大的勇氣、大的真情、大的熱忱、大的藝術能力。否則你無法深入生活。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
跨越三十余載續寫傳奇 106歲馬識途以《夜譚續記》封筆

馬識途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巴蜀女杰》等。其作品中的《盜官記》被著名導演姜文改編為電影《讓子彈飛》而廣為人知。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9日
出版熱、閱讀熱,何以大家都愛汪曾祺

疫情期間,多種形式的汪曾祺作品集、書畫集、評論集仍相繼問世,在出版領域,“汪曾祺熱”一直都在。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9日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莫里科內去世

為《天堂電影院》等數百部影片配樂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恩尼奧·莫里科內6日凌晨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8日
文物保護利用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正當其勢

立足2020年、謀劃“十四五”、放眼2035年,文物保護利用賦能添彩經濟社會發展正當其勢、大有可為。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7日
保護傳承敦煌文化 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莫高窟以非凡的遠見,展示了有效的遺產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護遺產地的價值,樹立了一個極具意義的典范形象。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3日
暴雨時節,紫禁城排水靠的是這個“水龍頭”

6月以來,北京進入了汛期,而排水是防汛的主要措施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有著優秀的排水系統。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3日
別了,于藍;別了,永遠的“江姐”

于藍90多歲時,還多次參加兒童電影評審,對孩子的關心,對兒童電影事業的關心,貫穿了她的后半生。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1日
7封家書,讀懂共產黨人的初心

千秋偉業,百年只是序章。唯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黨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1日
以聲傳情 此“聲”難忘——中外電影人追憶配音“公主”劉廣寧

“譯制片配音是我藝術上的母乳,參加一切語言表演的借鑒、靈感都來自這母乳的啟迪。”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8日
“銀幕后的公主”劉廣寧逝世 曾為《魂斷藍橋》等配音

劉廣寧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劇)約千部(集),包括《魂斷藍橋》《尼羅河上的慘案》《大篷車》《生死戀》《苔絲》《孤星血淚》《天云山傳奇》等影片,被譽為“銀幕后的公主”。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8日
致敬抗疫一線的同胞 范詩銀詩詞精選

范詩銀,筆名石音、巳一、蒼實,1953年生,齊齊哈爾人。現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雜志社社長。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3日
馮驥才新作《書房一世界》之《杯中泥土·老照片·姥姥的花瓶》

選摘馮驥才新書《書房一世界》里有關親情的三篇短文《杯中泥土》《老照片》《姥姥的花瓶》。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19日
紀念常書鴻逝世26周年 《此生只為守敦煌》推出

近日,《此生只為守敦煌:常書鴻傳》由浙江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書中再度追憶了這位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長不凡的一生。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18日
馮驥才新作剖析文藝大家精神世界

馮驥才新書《文雄畫杰:中西文壇藝壇人物》近日出版,該書為作者對中外現當代作家和藝術家的印象記,帶領讀者走近茅盾、曹禺、冰心等數十位文藝大家的精神世界。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11日
表演藝術家肖惠芳去世 曾六次扮演宋慶齡

1978年,肖惠芳被選上在大型話劇《大江東去》中扮演宋慶齡,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在舞臺上出現的宋慶齡形象。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11日
全國政協委員趙雯:建議設立國家知識產權法院

在知識產權層面,中國現行的審判體系亟待理順,終審判決標準亟待統一,司法保護力度亟待加強,且國際話語權亟待提升。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26日
馮驥才先生獲聘“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近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作家、文化學者馮驥才先生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22日
茶、茶道和佛教禪宗——王瓊新著《茶修》讀后

在閱讀王瓊新作《茶修》后,作者從佛教歷史研究學者的角度,寫出關于茶、茶道和佛教禪宗的一些想法。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20日
絲綢博物館“女醫生”:20余年巧手縫補 曾修復慈禧龍袍

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樓淑琦戴著老花鏡,彎著腰,拿著小磁塊,壓在桌上的明代絲織品文物上,做著平整工作……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19日
劉玉珠:中國博物館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新時代責任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關懷下,依靠全體博物館人不懈奮斗,中國博物館事業取得非凡成就,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18日
面目模糊,偽作泛濫 是什么遮蔽了真實的仇英?

仇英(約1502-1552),字實父,號十州。本太倉人,移家蘇郡。“其初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后徙而業畫,工人物樓閣。”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14日
賢者說︳張焯院長談云岡石窟(二)

云岡石窟是東方石雕藝術的精魂,是中西文化共鑄的歷史豐碑,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遺產。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13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