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匯 | 《清平樂》與古裝劇審美風格的轉向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發布成果。
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圍繞“因網而生,向美而評”的主題,緊扣2017年以來的網絡文藝開展評論,創新精選重要網絡文藝作品145部,評論范圍包括網絡演展、網絡影視、網絡游戲、網絡文學等網絡文藝各門類各領域。自2020年10月啟動以來,收到國內百余家高校院所和報刊網站來稿700余篇,通過初評復評、文章查重,57篇文章入圍網絡票選,終評參考網絡投票推選出30篇優秀評論文章和2家優秀組織。
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網絡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倡導批評精神,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絡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絡文藝生態,每兩年舉辦一屆。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布30篇優秀評論文章,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清平樂》與古裝劇審美風格的轉向
黃西蒙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把觀眾拉回了獨具意蘊的宋代人文氣象中。縱覽二十年來中國大陸拍攝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歷史考究與藝術感兩個方面,都算是上乘之作,吸引了不少擁躉。雖然還存在劇情拖沓、表現張力受限等方面的問題,總體來說,該劇對宋仁宗時代的歷史與文化風貌,做了比較真實的呈現,尤其在服飾、布景等細節上,確實算得上精準且考究。
電視劇《清平樂》海報
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古裝劇審美風格轉向這一角度是深入思考《清平樂》的關鍵路徑。德國文藝理論家沃爾夫岡·伊瑟爾在《文本的召喚結構》中提出了文藝作品的“召喚性”這一命題,特別強調文本信息接受者對作者呈現內容的呼應與反饋,并通過對文本之外的空白地帶的想象與分析,來實現文本在更大范圍內的影響力。實際上,《清平樂》的成功也在于這一點,與其說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令人神往的宋代美學世界,不如說它契合了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對“優質審美”的某種想象與認同。
與之前的古裝劇或歷史劇不同,《清平樂》一反大開大合式的表現風格,既沒有《漢武大帝》《成吉思汗》等嚴肅歷史正劇中的帝王征伐,也沒有《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更加側重政治與文化反思的深謀與暗算?!肚迤綐贰穼λ未幣c文人斗智等內容雖也有呈現,但依然沒有破壞整體的近乎和諧的美感,如此表現方式,在古裝劇中十分罕見。也正因這樣“清新寡淡”的表現風格,《清平樂》被一些觀眾認為劇情拖沓甚至“不好看”。當然,這里所謂的“不好看”,主要是指劇情上缺乏沖突,而當我們把視角放在每一個鏡頭上的時候,卻能發現《清平樂》的獨特美感——每一幀都近乎一幅韻味十足的古畫,這固然有演員演技在線、鏡頭感強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清平樂》的主創人員本就是希望在各個細節中呈現宋代審美的意蘊與雅趣。
有關宋代審美尤其是宋仁宗時期審美風格話題的討論,近期也在輿論場上喧囂了許久。坊間將宋代審美風格總結為“精致、素雅、簡約”等概念,但這并非宋代審美的全貌。與唐朝人、清朝人偏愛大紅大紫等亮色的審美風格不同,宋人的確更偏愛素雅清淡,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審美更加“高級”。一方面,帶有游牧民族血統的中原正統王朝的審美風格,偏愛色彩更鮮明、表現更有張力的審美,也無可厚非。另一方面,今天觀眾眼中的“高級審美”,實際上也主要呈現在宋代宮廷、官員與文人雅士身上,平民百姓的穿著與審美偏好,未必能有多么高明。
晏殊的一首《清平樂》,就寫出了當時的貴族階層的審美趣味:“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闭w看來精致曼妙,卻也少了些許張力與爛漫。以晏殊為代表的宋代上層社會的審美風格就是這種“清雅而哀愁”的精致美,但平民百姓的生活依然不乏“赤日炎炎似火燒”的感覺。不過,多數觀眾對考究宋代歷史真相并無興趣,與其說他們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宋代,不如說更希望看到一個符合自己美好想象的宋代,而宋仁宗時期的歷史與文化,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廣大觀眾的這個心愿。正因此,《清平樂》呈現的宋仁宗時期的審美風格,與當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崇尚的極簡主義甚至所謂的“性冷淡風”式的“高級審美”(而不是所謂的“土味審美”)相契合??梢哉f,這是一個美好的誤會,但也因此,呈現出當代國人審美風格的轉變與未來發展的趨勢。
審美風格本無高下之分,但美學背后的經濟與文化角力卻有大小之別。不少觀眾將淡雅、簡約與精致的宋代審美風格與當代時髦風尚結合起來,是認為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物質相對充裕的群體,很容易偏愛更加內斂低調的審美,而拒斥大紅大紫、張揚奔放的審美,但我們并不能將當代人的審美趣味“移情”到古人身上。宋代的經濟固然強大,但這樣的審美風格,并不意味著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結果。唐代的絢麗多彩與雍容華貴,元代的古拙大氣與素雅清麗,同樣可以與宋代美學旨趣相媲美。
實際上,以宋仁宗為代表的宋代審美的風格,更與當時“內傾型”的審美趣味有關,這種重視反觀內心、克制欲望的特點,其實與與宋代重視文教、理學興盛的政治與文化氛圍有關,并不簡單是藝術層面上的問題。因此,《清平樂》背后呈現出的古裝劇審美風格的新變化,實際上是當代觀眾審美趣味的某種投射,并不能簡單地將當代人的心態與古代歷史做“拼圖式”的處理,過度的代入感并無助于理解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