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綏境大樓
◎戶力平
春節時人們貼春聯、貼“?!弊?、掛紅燈籠,一派喜慶的節日景象。而貼“?!弊种^之“迎春接?!?,以視“迎福”“納?!薄案H爰议T”之意。
在數以萬計的北京地名與景觀中,曾有百余處以“?!弊侄?,頗有吉祥之意,既是北京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老北京的歷史符號,而今尚可尋蹤的仍有數十處。
【東城】
幸福大街北段曾名柴市口
乘地鐵7號線,到廣渠門內站,向西步行不遠,便看到“幸福大街”路標。由此向南,便是京城頗有名氣的幸福大街。
據《北京市崇文區地名志》:幸福大街北起廣渠門內大街,往南經體育館路到火橋北里。其北段明代有柴市,聚集許多經營木柴的商販,故稱柴市口。清代逐步改為以煤炭做飯取暖后,柴市逐漸消失。乾隆年間此地建起一座火神廟,所以民國初期鄰近的街道被稱為火神廟街。其南段多為義地、葦塘和農田。1949年前后這條路泛稱火神廟大街,但只是一條南北走向、寬不過四五米的土路。
1950年在火神廟大街南段東側建起一片平房,形成居住小區,為了紀念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和因當時比較流行的“幸福生活萬年長”之提法而稱“幸福村”。1959年在其北部的南極廟后街建起一片住宅樓,使這一帶有了城市的景象,因南鄰幸福村而稱“幸福大樓”,簡稱“幸福樓”。
1965年市政部門對這一區域的道路進行整體改造,在合并多條街巷的同時,將道路加長,加寬,并鋪筑成瀝青路,使昔日的土路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街,因南段鄰近“幸福樓”而稱“幸福大街”。此后該街南側所辟街巷稱“幸福東街”“幸福南街”。
走在寬敞的大街上,但見車來車往,兩側多為高樓大廈,難以想象60多年前曾是一條鄉間土路。
過了幸福大街與培新街交會處,見有“幸福巷”的路標,于是尋街而入。這是一條只有四五米寬的小巷,兩側多平房。
據《崇文史話》載:幸福巷這地界原稱八圣廟,因廟建于高坡之上,也稱八圣高廟。清代《京師坊巷志稿》有“八圣廟,井一,有南極觀”的記載。該廟建于清光緒年間,廟內供奉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八圣之像,故名,清末民初香火盛極一時。1926年4月,奉系軍閥進入北京,張作霖下令在京城周邊修筑多處營房,由此眾多古建筑被拆毀,八圣廟也未能幸免。此后這一帶多為菜田和墳地,而居民以種菜、看墳、拉洋車為主。20世紀50年代在此興建居民區,使環境大為改觀,1965年整頓地名時,因西通幸福大街而定名“幸福巷”。
福祥胡同地處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北側,乘地鐵6號線至南鑼鼓巷站,出E口后進入南鑼鼓巷,北行不遠,就到了福祥胡同東口。
這是一條不算寬敞的胡同,但明代已經有了,當時屬昭回靖恭坊,因胡同內有福祥寺而稱“福祥寺街”。而福祥寺建于明正統元年(1436年),是武姓太監為英宗祝壽舍宅而修。但《順天府志》則記為福祥寺于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敕建,正德三年(1508年)、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案O椤倍值涑觥吨芏Y·春官·大?!罚骸捌砀O?,求永貞。一曰順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奔醇轫樌?。
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青海后,錫呼圖克圖使節來朝,購此寺為駐京行館,改為喇嘛廟,更名宏仁寺,時有山門、前殿、中殿及后殿等建筑。清朝屬鑲黃旗,《乾隆京城全圖》改“街”為“胡同”,稱福祥寺胡同,宣統時稱福祥寺。民國后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去“寺”字稱“福祥胡同”。
納福胡同位于東城區景山東北側,北接東板橋街,向東拐后與嵩祝寺相連,“納?!敝麚魇怯伞皟雀敝C音而來。
明代設有內府二十四衙門,供用庫為其中之一,“掌宮內及山陵等處內官食米及御用黃蠟、白蠟、沉香等”。清代屬皇城,乾隆年間稱內府大街,宣統時稱內府庫。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京兆尹薛篤弼為取吉祥之意,將“內府”諧音為“納?!?,始有“納福胡同”之名?!凹{?!睘橄硎芨7?,迎祥得?!,F胡同內多為民居,綠樹掩映,古樸而寧靜。
【西城】福綏境街道以“福綏境大樓”聞名
是北京第一棟安裝電梯的居民樓
福長街位于西城區東南部,且派生出福長街頭條至六條及福長巷。“福長”二字出自《詩經·小雅》:“君子萬年,福祿宜子。”為祝賀之吉辭,意為福祿長久,即世代高官富貴。
乘地鐵8號線在天橋站下車,西行不遠,便是南北走向的福長街,其西側自北向南為福長街四條至六條東西走向的胡同。據《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記載:福長街北起永安路,南至南緯路北側,與福長街頭條、二條、三條、北緯路、福長街四條、五條、六條相交。
1925年民國時期,官方出賣先農壇外壇,1929年拆除壇墻后,將大片空地按中國傳統的吉祥字序“?!薄暗摗薄皦邸比謩澏ń窒锩Q,分別稱“福長街”“祿長街”“壽長街”,并在各主街地區范圍內又劃分為若干小胡同稱為“條”。福長街附有頭、二、三、四、五、六條。而今頭條、二條、三條已拆除,建成住宅小區。
據一位老先生介紹:這里曾有天橋三角市場,集中了十幾家茶館,曲藝演出主要集中于此。不少名家都曾在這里獻藝,如評書演員連闊如、北京琴書名家關學曾、西河大鼓名家劉田利、王艷茹、蔡連貴等。
儒福里位于西城區南部,陶然亭路北側,由兩條南北走向的街巷合成。其地域清代稱大豬營?!毒煼幌镏靖濉贩Q東珠營。民國時稱豬營,也稱東豬營,屬外四區。民國初期通縣電話局局長王席儒在此買地建宅,起名“如福里”。因抗戰期間王席儒曾掩護過董必武同志,故董必武贈書“儒福里”三字給王席儒,后被王家刻在了巷子西端的門洞上。其門洞內側刻有“碧云西拱”四字橫額,東門洞上刻的是“紫氣東來”。由此可見“儒福里”原本是宅院的名字,而非街名。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此街稱為“儒福里”。
此地原有一座觀音院過街樓,坐落在官菜園上街和儒福里之間。過街樓是橫跨于街道上的門樓式建筑,下面是門洞、門洞上方建有帶頂的走廊可供通行。這座過街樓坐北朝南,上部是三開間亭廊式建筑,下面為灰磚砌筑的拱券,門洞可供車馬通行;下扇為條石,券頂上砌一圈花檐,檐上有匾額,南面書“覺岸”,北面寫“金繩”,均為清道光十年(1830年)所刻。只可惜1999年8月隨著儒福里的拆除而消失。據說它是北京城內唯一保留下來的過街樓。如今這種過街樓在門頭溝、房山的古村落里還能見得到。
福綏境位于西城區北部,乘地鐵2號線到阜成門站,出B口往北走宮門口二條,至魯迅博物館,再往東北不遠,就來到福綏境胡同南口。這也算是北京小有名氣的一條胡同。明代稱井兒胡同,屬朝天宮西坊。清代稱苦水井。因此地有一水井,水質苦澀,故名,為正紅旗地界。民國時期,一位官員在此買下一座宅院,但他嫌“苦水井”這個名字不好聽,也不吉利,遂從先秦《詩經·國風》中的“樂只君子,福履綏之”,遂將“苦水井”諧音為“福綏境”,意為快樂的君子,能以善心或善行安撫人或使人安定。
20世紀50年代初此地屬內四區管轄,1954年成立福綏境辦事處,1958年設福綏境街道。2004年西城區行政區劃調整時,該街道并入新街口街道。
福綏境街道以“福綏境大樓”而聞名,建于1958年。站在福綏境南口觀看,顯得格外高大,因為周邊都是平房。這座大樓呈“Z”字形,雖然只有8層,卻是北京第一棟安裝電梯的居民樓,體量宏大而端莊。當時北京城流傳著這么一個諺語:“中國當論北京,北京則看西城,西城且看福綏境(大樓)。”而今這座具有時代印跡的建筑已被列入第一批北京市近現代歷史保護建筑名錄。
萬福巷位于西城區大柵欄街道,也就是前門的西南方不遠。據《西城史話》載:萬福巷東起石頭胡同,西至陜西巷,長80米。清時稱萬佛寺灣,因胡同呈彎曲狀得名。1965年時改稱萬福巷,因萬佛寺而得名。該寺坐落在胡同北側,為佛教寺廟,始建年代不詳,格局有前殿、大殿、后殿以及鐘鼓樓,各殿內均有大量的佛、菩薩等造像,號稱“萬佛”。其主體毀于20世紀60年中后期。現為居民大雜院,各殿建筑遺跡已逐漸消失。
【海淀】
景福閣乾隆時期稱曇花閣
福海是圓明園最大的湖泊,初稱東池或東湖,其開鑿年代可能為康熙末葉。圓明園初為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雍正)的賜園,胤禛即位后遂予以拓展,并令人仿照傳說中的東海仙境在東湖中造景,并取徐福海中求仙的寓意,賜名“福?!保郧蟾H鐤|海,長生不老。
從圓明園遺址公園西南側的藻園門入園,一路向東,至正大光明殿遺址,再向北,便來到福海景區。遠遠眺望,其中央有用嶙峋巨石砌成的三個小島,雍正時期稱“蓬萊洲”。雍正皇帝還御書“神州三島”“日日平安報好音”“瀛海仙山”之額。乾隆皇帝將其改名為“蓬島瑤臺”,并御題“蓬島瑤臺”“鏡中閣”“暢襟樓”“隨安室”諸額。自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以后,水系逐漸淤塞。1984年整修圓明園時得以疏浚,并恢復部分景觀。冬天的福海,一派蕭瑟之景。沿湖而行,顯得格外幽靜。
景福閣位于頤和園萬壽山東部山頂,從東宮門入園,過德和園,向北不遠,便登上景福閣。其前后各五楹,皆南向,有曲廊相通。乾隆時期稱曇花閣,是一座六瓣蓮花形的三層樓閣,為禮佛場所。咸豐年間被英法聯軍毀掉,光緒年重修時改建為景福閣。慈禧太后曾在此觀雨、賞月,并接見外國使節。
置身于此,有居高臨下之感,眺望昆明湖,冰面如鏡,反著光亮,十七孔橋、南湖島、知春亭也盡在眼底。若雨中登臨此閣,定能領略煙雨蒙蒙,水天一色的美妙佳境。
【朝陽】
天福巷改名 定福莊因寺得名
天福巷位于朝陽區西部,乘101路公交車到神路街站,往南而行不遠便來到天福園小區。據《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載:天福巷東起芳草地西街,西至神路街。成巷于清代,初為土路,民國時取“天官賜?!敝夥Q“天福巷”?!疤旃儋n?!睘楣艜r吉語,即祈福消災。亦用作對聯常用語,即天官降福之意。該巷寓意居住于此可享“天?!?。
走進天福園小區,向一路人詢問天福巷在什么地方,他說天福巷早就拆遷了,現在的天福園就是由天福巷演化得名。在此轉了轉,有不少以“天?!倍Q的店鋪。出了天福園向南不遠,便來到日壇公園。
換乘公交車,一個多小時以后,便來到位于朝陽區中部偏南的定福莊。這里地處朝陽路,只見車來車往,其南側便是中國傳媒大學。據說修建地鐵八通線時,其站位北側不遠便是定福莊,所以有人建議稱“定福莊站”。但最終確定站名時,因該站北臨北京廣播學院而稱“廣播學院站”,后更名為“傳媒大學站”。
據《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稱,定福莊原有一座廟宇,名定福寺,村因廟得名?!岸ǜ!睘闅舛ㄉ耖e、安康吉祥、睿智儒雅之意。早年間這里有大面積的農田,附近村民以農耕為生。如今村落已消失,尚有定福莊東街、西街,定福莊東里、北里等道路及小區。
【石景山】
尋訪福壽嶺
意外發現“神秘”的福壽嶺站
福壽嶺位于石景山區中部,既是一座山嶺之名,也是一個古村落的名字。作為山嶺,福壽嶺是西山褶皺山地的丘陵部分,最高峰海拔309米。而作為古村落,村域背依福壽嶺,面臨金頂山路,因地處福壽嶺腳下得名。
查閱《石景山文史》,得知“福壽嶺”之名明代已形成。位于石景山模式口的法海寺第一代住持福壽,生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8歲那年出家。成年后游歷名山古剎,遍訪名師。正統元年(1436年),福壽來到京城,拜祖淵為師。正統四年(1439年),太監李童于翠微山建寺,英宗賜名法海禪寺,請福壽為法海寺住持。正統十四年(1449年),福壽奉英宗之命,兼任大功德寺住持。成化七年(1471年)十月二十二日,福壽圓寂。弟子們在法海寺以東為其建塔,是為福壽塔。自從福壽塔建成以后,福壽塔所在的山嶺就被稱為“福壽嶺”,附近的村落也以此而稱,寓意福壽安康。
乘489路公交車到福壽嶺站,下車后卻不見村落,向過路人一打聽,方知村子早已拆遷了。只能從公交車“福壽嶺”站和“福壽嶺南路”路牌所處的位置,大致確定“福壽嶺”所在地。附近有個工地,走進一看,竟是地鐵1號線福壽嶺站。久聞1號線有個“神秘”的福壽嶺站,想不到意外地看到。據一工人介紹,福壽嶺站建于20世紀70年代,幾十年來一直未投入使用?,F在正進行更新和改造施工,將成為1號線運營線路的最西端站位。
從福壽嶺乘489路返回,在杏石口站換347路,到北京射擊場站下車,向西不遠路北,便是福田寺西街。據石景山文旅委的朋友介紹,北京射擊場所處位置是福田寺村故址,而村因寺得名。該村為東西向延伸,略呈不規則條狀分布,20世紀90年代初有居民200余戶,今村落已消失。
福田寺始建年代不詳,明《宛署雜記》《帝京景物略》對該寺均有記載,可見明萬歷、天啟、崇禎三朝香火旺盛,清代因失于管理而逐漸廢棄。村西南為清嘉慶帝第四子和碩瑞懷親王旻忻的墓地,俗稱瑞王墳。其坐北朝南,有神橋、碑樓、朝房、宮門、享殿、月臺、寶頂。民國時地面建筑被毀,僅存碑樓一座,現已修葺,但因封閉而未能參觀。
【大興】
五福堂為乾清宮柳姓太監所建莊園
因地鐵8號線在此設站為人熟知
五福堂位于大興區北部,原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落,因地鐵8號線在此設站而被人們所熟知。
乘坐8號線自北向南而行,半個小時后到達五福堂站。走出車站觀望,已不見村落和農田,一派都市景象。沿著D口向西走,便是五福堂一號路。向一位老人詢問五福堂村曾在的位置,他說就在這條路的兩側,并告訴我,他就是五福堂的老住戶,而今已拆遷上樓了。于是我向他請教,這五福堂因何得名?
老人介紹說:“五福”是古代對壽、富、康、德和善終的俗稱。清末皇家的南苑已荒廢,朝廷準許招佃屯墾,不少人到這里租地建莊園,并給自己的莊園起個文雅的名字。這五福堂為大內乾清宮柳姓太監所建莊園,有六十多頃,并雇人為他耕種,為求吉祥而取“五福臨門”之意稱“五福堂”。民國時五福堂莊園被轉給天津的一個軍閥,1949年以后被沒收充公,分給了貧雇農耕種。20世紀90年代初成為有著130戶人家的村落,屬紅星區舊宮鎮南小街村,而今村落已近消失,建成多處住宅區。
老人還告訴我,大興區帶“?!弊值牡孛惺畮讉€,除了五福堂,還有幸福村、福上村、福立莊、福善莊、太福莊、鄭福莊、三福莊、定福莊、幸福路、太福街、福后街等。其中太福莊位于大興區西北部,明初自河南洛陽有陳、孫、賀三戶人家遷此落戶,拓荒謀生,漸成村落,稱太福莊。清初兵荒馬亂,為求太平安定,故改稱太平莊。村子呈矩形,主街為東西走向。1981年地名普查后恢復太福莊之名。清屬順天府大興縣黃村巡檢司。1949年劃歸大興縣界,1956年隨大興縣劃歸北京市。因地處永定河沖積平原,水源豐沛,歷史上以糧食生產為主。
繪圖、攝影/戶力平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