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傘寨,萬物復蘇。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扶羅鎮傘寨村高聳的鼓樓下,“天下和村”四個大字十分醒目。傘寨是一個見證了氏族遷移與融合的地方,它的歷史至少可以從明朝初期姚、吳、楊三姓遷徙說起。
據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撰的《姚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新晃侗族姚、吳、楊三姓先祖為避戰亂,輾轉來到晃州的人銀甲寨。三人涉水走過平溪河,到了臘樹坡腳,口渴難耐,楊姓先祖楊天應折下一根竹枝,隨手插地,頓時涌出甘泉,解了三人之渴。他們看此處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便決定在此定居。他們又向平溪河上游尋找適宜生存之處,雨傘遺落在人銀甲寨邊,幾天后回來發現雨傘還在原地,更加認為此地民風淳樸,適宜居住。正因“傘在”,后人便把人銀甲寨改稱“傘寨”。
定居后,三人結為異姓兄弟,并以楊姓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作為傘寨姚、吳、楊三姓后代取名的共同字派。明永樂三年春,他們在谷雨時節播植禾黍麥豆,到農歷六月初六恰逢辛卯日,所植作物均已孕苞,從此將每年農歷六月十五之前的卯日定為“嘗新節”。
在緊鄰湖南新晃的貴州天柱、三穗、玉屏等縣的侗苗村寨,黃、徐、龍、謝、石、陳、蔣等姓氏中也有使用傘寨的“再正通光”等字派的,有的姓氏在此基礎上延展字派,如徐姓的“再正通勝秀,朝祖元明昌”、陳姓的“萬年再通光守禮”,形成了十姓共用同一字派的歷史文化奇觀。共用字派增強了不同姓氏之間的兄弟意識和家族觀念,促進了氏族融合,有利于湘黔交界地區民族和睦與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傘寨村恢復舉辦“嘗新節”傳統民俗活動,起初村民們只是邀請親朋好友來家里飽餐一頓,后來由村里出面組織,逐漸增加了祭土地、敬神農等文體民俗活動。村里對產業發展戶、環境優美戶、鄰里和睦戶等勤勞和睦的先進家庭進行表彰,激發了村民發展生產、熱愛家園、團結互助的熱情。
“嘗新節”與時俱進,內容與形式都在創新,但核心始終沒變,就是農人敬畏土地、耕耘土地、依戀土地的情懷。在傘寨等村傳承的“侗藏紅米種植系統”被納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侗藏紅米”種植合作社在傘寨、東風、坪地等村發動村民種植紅米稻3000余畝,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價格高于常規雜交稻。從遠古保存下來的紅米稻原始基因得以傳承,營養多元的紅米豐盈著百姓的餐桌。
傘寨村還修建了侗族特色建筑風雨橋、鼓樓和涼亭,在村部廣場修建了侗族文化展示館、稻作(紅米)文化展示館和“傘在天空”小街。走進傘寨,既可以了解稻種的耕耘過程,又可以參加“嘗新節”“掃陽春”等民俗文化活動,還可以品嘗紅米甜酒、紅米粑、紅米油茶等特色飲食。如今,傘寨已成為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不少游客前來研學與休閑。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