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題:博物館如何打破東西方文明的“次元壁”?
——專訪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會亞太分會副主席鄭奕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今年5月18日是第47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當下,“到博物館去”已成為人們最流行的休閑生活方式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五一”假期,全國6000多家博物館共接待游客超5000萬人次,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博物館如何從曲高和寡的文化空間化身親民小課堂?如何打破東西方文明的“次元壁”,成為人們“看世界”的場所?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會亞太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館管理處負責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鄭奕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當下“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中國博物館行業呈現何種趨勢?博物館未來如何更好地吸引觀眾?
鄭奕: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博物館正不斷邁向公共領域,漸進融入中國民眾生活,成為很多人的文娛休閑場所,越來越多人第一次走進博物館,甚至多次走進同一家館,觀眾年齡、地域、性別、受教育程度等亦呈現多元化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物館更要以人為本,讓觀眾擁有愉快的參與式學習體驗。
國際業界也越來越重視公眾參與,注重博物館的教育服務功能,努力建立博物館與人們生活的聯系。如大英博物館曾舉辦“莎士比亞:世界大舞臺”展,不是“炫耀”莎士比亞的偉大文學成就,而是探討當下世界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我認為,“保持與當代社會的相關性”應成為博物館的發展要義。若僅立足過去,沒有嫁接到當下,自然難以引發觀眾共鳴。在選擇展覽主題時,除了思想性,也不妨考量“流行文化中有什么”,即關于該主題流行文化怎么說?電影、社交媒體、新聞等流行信息來源,可以幫助博物館洞悉什么可能吸引觀眾,什么切入點最有效。
中新社記者:國際博物館協會公布的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如何理解這一主題?
鄭奕:1992年始,國際博物館協會每年都會為國際博物館日選擇一個與社會相關的主題。“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這一主題正契合當下城市、民眾對博物館改革發展的要求,也是博物館獨特價值意義所在。
從支持氣候行動和促進包容性,到應對社交隔閡和改善心理健康,博物館可對構建美好生活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并具備獨特優勢,可通過展覽、教育、服務等多種方式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方面,博物館可以助力當地教育、創新等價值提升,培育更和諧的人地關系及更好的社會文教景象。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城市特色與形象塑造。考慮到一些地區的景觀不乏“千城一面”的尷尬,這恰恰給博物館特色化發展及其與城市進一步良性互動提出新課題。在助力地方身份認同、公民意識培育方面,博物館可成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引擎,幫助人們理解外來者、弱勢群體等“他者”,從而鞏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關系。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博物館數字化發展蔚然成風,越來越多“云展覽”“數字藏品”破圈。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從國際博物館日設立以來,博物館在與觀眾的互動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鄭奕:不同于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博物館可以供給“基于實物的學習”。前往場館親眼目睹實物和真品,是博物館具有的不衰魅力和價值。而數字化的魅力則在于突破時空界限,彰顯博物館卓越與平等的終極發展目標。當下,數字博物館作為一種線上形式,與線下實體一起,逐漸形成交互式發展關系,兩者聯合扮演對話平臺的角色,與觀眾互動交流。
2022年11月14日,浙江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內以數字化技術展示的南宋德壽宮樣貌吸引參觀者。王剛攝
國際上有不少精彩的數字博物館案例,如由世界頂級博物館美術館組建的一個藝術項目,超高清還原名館中的繪畫名作,供公眾進行免費瀏覽。比如,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里有一幅勃魯蓋爾的名作《收割者》,如果站在那幅畫前面,觀眾看到的是池塘里的波紋,但是如果在這一藝術項目里看這幅畫,觀眾能夠看出水紋背后其實是有一群游泳的婦女。
理想中的博物館,正是開放、通達、包容、與社區緊密相連的數字化機構,是文化的共享空間。我不認為數字技術會阻止人們前往博物館,希望在博物館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打破時空的、線上線下博物館交互式體驗,能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生活方式。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文博界積極推進讓文物“活”起來,深入挖掘國內文物資源,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比如去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引進的“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廣受文博迷歡迎。文博交流對于促進“世界看中國、中國看世界”有何重要作用?
鄭奕:在中外交流中,文化的力量不可被低估,事實上博物館可發揮“引擎”作用,讓人們找到超越政治的共通點,進一步打破東西方文明的“次元壁”。比如,隨著中英貿易合作活躍度提升,兩國博物館界也開展不少交流,包括在英國舉辦一系列源自中國典藏文物的展覽,為西方民眾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徑;2018年在利物浦世界博物館舉辦的“秦始皇和兵馬俑展”,就曾創下該館特展的預售票紀錄。
同時,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曾先后巡展至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作為縱橫200萬年、橫跨五大洲的頂級大展,引發觀展熱潮。民眾的觀展熱情之高還表現在衍生品銷售上,展覽的“網紅”文創產品總是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再以上海為例,各類往來帶動了本地博物館的繁榮。目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實施“大博物館計劃”,同時打造“博物館之都”。事實上,全國各地都在通過博物館這一平臺進一步講好當地故事、傳播好城市之聲,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中新社記者:中國博物館在“走出去”過程中如何更好講述中國故事,促進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鑒?
鄭奕:提升中國文博界的公共文化外交功能及相關核心競爭力,在中國博物館“走出去”的過程中實為關鍵。博物館需要強化自主策劃能力、對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國際傳播敘事能力以及文化“走出去”能力。唯有以觀眾為本、以展覽為基,才能通過博物館同時用好用足國內國際兩種資源。
同時,博物館界要穩步擴大文博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深度參與國內外相關合作與分工,以可持續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包括先行實施文博精品“出海”戰略,辦好文物出境大展,落地海外“中國展廳”和分館等。事實上,尊重對方文化并廣交海外朋友的一大成果正是共贏,這不僅是與國際文博界高手過招的機會,也為促進對話與理解、增進文明互鑒帶來了更多機遇。(完)
受訪者簡介:
鄭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館管理處負責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導。上海市“曙光計劃”人才。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系訪問學者。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會理事、亞太分會副主席。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博物館定級與運行評估”評審專家等。獨著《博物館與中小學教育結合:制度設計研究》、《博物館教育活動研究》并獲省部級獎5項,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文物局、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課題11項。發表中英文論文近70篇。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