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年少時學過的一首詩,在某個時刻突然從腦海里跳出來,深深觸動了內心?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重新讀一首詩,忽然有了更深的感悟?詩詞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當下,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閱讀中國古典詩詞,又該如何培養孩子們對古典詩詞的興趣?
9月的開學季,南開大學文學院在抖音推出《荷畔詩歌節》系列講座。教師節當天,詩詞研究學者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斐,以及被譽為“寶藏語文老師”的“語文山水”抖音號創作者王楊軍,一起暢談詩詞的精神和風骨,中青報·中青網在“溫暖一平方”直播間訪問了幾位老師,探討如何更好引領兒童青少年走進“詩詞的田園”。
經典詩詞值得用一生去品味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是因為它值得人們用一生去品味。”陳斐說。他認為,隨著人生閱歷和生命體驗的愈加豐富,人們對經典詩詞的理解也會更加豐滿。當有了某種深刻的生命體驗時,已經讀過幾千遍的詩,也可能帶來全然不同的感受。“帶著獨特的生命體驗和生活閱歷去解讀經典,會讓經典詩詞的意義更加豐滿。”陳斐說。
在張靜看來,詩詞中蘊含著創作者的情志和真情實感,能夠讓閱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詩詞正是因為能夠積蓄、傳導和激活這些情感,因而被譽為“中華文化的芯片”。而當一個人有了更多閱歷,經典在心中喚起的共鳴就更加強烈,對一首詩的理解也會不斷加深。
學詩的目的不是背誦
王楊軍在十余年的教學工作中發現,當今很多孩子對古詩詞并不感興趣,雖然在受教育過程中學習和背誦了很多詩詞,但這些詩詞很少能夠真正走入他們內心。大多數孩子只是學會了背誦和默寫,以應對考試。“我們要打破這個誤區,讀詩詞不是為了去背住它。”王楊軍說。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這是荀子在《勸學》中的論述。張靜解釋說,如果孩子對于詩詞,只滿足于聽老師講解,會背誦和默寫,但是內心沒有被觸動和滌蕩,那么與詩詞的距離依然很遠。
感受詩詞的魅力
在王楊軍看來,孩子們之所以不喜歡詩詞,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詩詞的巨大魅力。那么,詩詞的魅力在哪里呢?
陳斐認為,詩詞之所以能夠觸動人心,是因為其抒寫的是人生最美好的情志。閱讀詩詞,能夠提升氣質,陶冶心靈,讓生命變得更加豐盈。同時,詩歌能夠把人人“心中有,口中無”的想法用最精粹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引發強烈的共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張靜說,“人們之所以容易被詩感召,是因為詩詞具有一種‘持人情性’的力量,正如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大家葉嘉瑩先生所說的,‘詩詞的研讀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引導孩子走進“詩詞的田園”
“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既然詩詞如此美好,那么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引領兒童青少年更好地感受詩詞的魅力,愿意親近詩詞,走進“詩詞的田園”?
王楊軍認為,在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們運用聲音、姿態和情境學詩。不要只是默看,而是要出聲地誦讀;不要有口無心地念,而是要聲情并茂、手舞足蹈地吟誦;要把古詩詞中的情境還原到生活中,在桂花飄香的時候,學習桂花的詩詞;在銀杏葉落的時候,學習銀杏的詩詞。這樣,孩子們便不會再有疲倦之感。
陳斐認為,在孩子學習詩詞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都不能太過心急,如果只看重孩子是否能夠背誦,可能會讓孩子視詩詞為負擔,破壞孩子對詩詞的興趣,甚至會扼殺他們學習詩詞時應有的審美快感和情操陶冶。讓孩子以從容的心態去學習詩詞,咀嚼、品味詩詞內容和表達的優美,日積月累,孩子的氣質自然會得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讓孩子學習詩詞,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感知與詩詞之間的共鳴。張靜認為,“就像把石頭扔進水里會產生漣漪一樣,要讓詩詞在孩子心里產生漣漪,才算完成了一次與詩詞的互動。”
讓每個孩子都能以詩相伴
讓詩詞在當下得到更好的傳播和傳承,是很多詩詞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在嘗試的事情。陳斐認為,在互聯網時代,要利用好多媒體平臺,用當代兒童青少年感興趣的方式來傳播詩詞。要鼓勵孩子們去創作,為他們開辟創作和表達的渠道,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這是杜甫對自己后代的教誨。
“我們要把寶貴的時間用來讀詩,不要讓外在的物質環境干擾內心成長加持的力量。”張靜說。她認為,培養孩子的“詩心”最為重要。正如楊萬里所寫的“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讓孩子成為詩人不是施教的終極目標。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孩子都能以詩相伴,開啟詩意人生。”張靜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