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9日訊 由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與廣州圖書館聯合主辦的“個體記憶里的家國往事”口述紀錄片研討分享會,以及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公益版權制度研討會日前在廣州圖書館舉辦。
本次“紀實影像照見未來”系列研討活動,旨在討論口述史紀錄片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面向公眾傳播口述史文化;討論紀錄片的公共價值與市場價值,推動優秀紀錄片入藏圖書館,實現紀錄片的再傳播,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紀錄片導演、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紀錄片《九零后》導演徐蓓,《1950他們正年輕》導演宋坤儒參加了1月16日舉辦的“個體記憶里的家國往事”口述紀錄片研討會。
會上,各位嘉賓對口述史與紀錄片的結合發表了精彩的觀點。張同道認為影像是一種全息傳播。當影像與口述結合時,將宏大歷史轉化為了個人歷史,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在回憶生活,反映時代,具有無限的可能。徐蓓強調采訪者的誠意和共情能力比任何采訪技巧都更為重要,并分享了如何在口述史訪問中塑造人物性格,呈現人物關系。面對大量口述史訪問素材,如何呈現這個難題,宋坤儒講述了自己創作《1950他們正年輕》的心路歷程,最終他以展現老兵的情感為宗旨,力圖帶給觀眾情感上的觸動與共鳴,賦予歷史以溫度和態度。田苗從人類口頭傳統的起源講起,人類借助口頭傳統傳遞信息、傳授知識的歷史要遠遠早于文字?,F代口述史關注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以及不在傳統歷史敘述體系里失聲的大多數,口述史紀錄片展現個體記憶里的家國往事,他期待更多優秀作品的出現。
1月17日,來自圖書館學界、業界以及紀錄片界和法律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公益版權制度展開研討,為圖書館如何對接紀錄片產業出謀劃策。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陳傳夫認為,紀錄片版權要為圖書館發展服務,而不能成為限制圖書館服務的理由。他建議將圖書館收藏紀錄片納入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建立紀錄片交存制度,發揮圖書館對紀錄片的公共保存作用;充分利用圖書館版權特權和優惠政策,建立紀錄片版權集體管理機構,促進紀錄片收藏的效率與公平。田苗表示,圖書館收藏紀錄片要實現兩個目的,一是站在國家文獻安全的角度,保證包括紀錄片在內的所有文獻有一個安全的永久保存版本,二是通過紀錄片的收藏與服務發揮圖書館文化傳播、社會教育的職能,因此建立紀錄片公益版權制度至關重要。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大立呼吁中視協、中廣聯和首紀協三家機構建立起紀錄片行業的協作體,共同推進圖書館紀錄片典藏工作。
國家圖書館于2012年啟動了中國記憶項目,進行口述文獻、影像文獻等新類型文獻的采集、收藏與服務,并且以中國記憶項目為抓手,積極地參與到了紀錄片的收藏、交流與傳播之中。與社會機構合作共同主辦了包括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等多個紀錄片節展。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