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傳統技藝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然而,也有一些工作室和手工作坊,致力于再現和傳承那些古老的手工藝,在繁華、喧鬧的現代都市給人們提供一個了解古老文明發展演變歷程和體驗傳統手工藝的場所,讓傳統技藝煥發時代新活力。
在北京市東城區趙府街有一家名為“我是楮先生”的手工紙工作室,墻上陳列著精心裝裱的一百多種中國傳統手工紙樣式,默默地訴說著兩千年來傳統手工紙的魅力,展現各地區不同民族的多樣文化。工作室的創始人崔振碩和楊波收集了全國各地現存的五百多種手工紙,他們希望將傳統手工紙的真實樣貌呈現在更多人眼前,并讓這項傳統行業得以延續和發展。
結緣手工紙
崔振碩和楊波真正與手工紙的結緣是偶然的一次“打假”事件。2018年,二人通過社會招聘進入一家造紙國企工作,崔振碩負責線下物流,楊波負責布展做活動,與造紙技術并不直接相關。其間,一位民間號稱“造紙大師”的專家借用二人當時所在企業的庫房制作一張寬三米長一百米的紙,二人被領導派到現場監督。此事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二人想對手工造紙技術一探究竟。然而,通過與“大師”的接觸和交流,二人逐漸發現“大師”并非專業人士。所謂的“大師”其實根本不會手工造紙術,他雇傭會造紙的老師傅們做工,對外卻包裝營銷自己為手工紙“大師”,而實際上這些老師傅們才是真正的“造紙大師”。
最終這次造紙的項目被叫停,這些老師傅們手中的“真本事”卻給崔振碩和楊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燃起了他們對手工紙的濃厚興趣。“在逐漸了解了手工紙之后,我們就發現其實里面的門道還是挺多的,我們希望了解一些真正的手工紙匠人?!贝拚翊T說。
崔振碩和楊波留下了老師傅儲誠炎的聯系方式,約定在來年開春后啟程去到儲師傅的工坊拜訪。在經歷了高鐵以及顛簸曲折的盤山路后,他們終于到達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毛尖山鄉,由此開啟了傳統手工紙坊的探尋之路。儲師傅的工坊離村十五分鐘車程靠近一片小水潭附近,二人在這里看到了儲師傅的看家本領,還有他的作品——以桑皮、三椏、構皮、青檀皮等植物為原料制作的手工紙;他們了解了傳統手工紙坊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分工明確、密切協作的制作流程。
離開毛尖山鄉之前,儲師傅把一位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員介紹給崔振碩和楊波,還“借”給他們三刀紙以備未來起家做推廣?;鼐┖?,二人與館員取得聯系,獲得了一些手工紙坊的聯系方式,又去到新疆、西藏、云南、貴州、海南、安徽、浙江等17個地區探訪更多手工紙的奧秘。
作為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在東漢時期由蔡倫發明,后傳播到世界各地,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份古老的東方智慧取用樹皮、稻草、棉花等天然植物為原料,通過挫、搗、抄、曬等步驟制作而成。各地方因其自然氣候條件和地域文化選用的原料和制作技法皆有不同。
楊波向本刊介紹了兩種廣泛采用的造紙工藝:抄紙法和澆紙法。抄紙法通過在紙漿中加入紙藥懸浮劑再與水攪拌,待到紙料充分懸浮后,用簾模抄出后晾曬,如此做成的紙張纖維分布均勻,古代文人墨客多用其創作書法、繪畫、扇畫等。澆紙法則是將紙漿直接澆到簾模上,纖維分布不均但較為厚實,與抄紙法相比速度較慢,多在少數民族地區沿用,如在新疆地區制作鞋墊、止血帶等;在西藏地區,人們會用其來抄寫和保存經文;在云南地區,也會用來包裝茶葉、中藥等。與機械化造紙的纖維無序性排列和偏硬的質地相比,手工造紙的纖維排列有序、質地綿軟,廣受書法家、畫家等藝術家的青睞。
制作手工紙的每個步驟都有獨特的技巧和工具,一代代匠人們以嚴格的標準和嫻熟的技法傳承著古人的智慧。“手工紙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有‘溫度’的紙,不像現代機器批量出產的紙,冷冰冰的。因為是作坊式生產,紙的厚度和尺寸是可以根據需要來定制調整的,甚至可以用各種原料進行搭配,非常個性化。”楊波對本刊記者說。
創立工作室
崔振碩和楊波在探訪中發現,由于紙坊大多地理位置偏僻,傳統的生活和生產方式讓匠人們無法與市場直接建立聯系,二人便萌生了創立工作室的想法,在紙坊和購買者之間搭建一個交易的橋梁,同時也能作為一個推廣中國傳統手工紙的平臺。2019年,二人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我是楮先生”。
“楮”是一種落葉喬木,楮樹皮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造紙原料。唐宋八大家韓愈曾在《毛穎傳》中寫到:“穎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及會稽楮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處必偕?!贝撕?,“楮先生”成為中國文人對紙的別稱。二人以此典故為工作室命名。
除了售賣手工紙及相關的文創產品,二人還利用探訪的經歷制作了《中國手工紙樣冊》系列。彼時還在國企工作的二人在一次與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研究館員、古籍修復專家杜偉生接洽時得知,上世紀九十年代,大英博物館館藏的一批中國紙質文物需要修繕,英方團隊聯系中方來尋找原材料,然而中方沒有找到對應的紙張,杜老先生最終采用了來自日本的紙張進行修復。二人了解到原來日本有一套完整的追溯體系,能夠找到各種紙的樣式、技法、傳承人等信息。然而,當時在中國還沒有這樣的體系,以至于修復師無從找到需要的紙張?!斑@件事對我們的沖擊是挺大的,我們的探訪發現其實不是沒有紙,而是大家不知道在哪里。后來我們通過各種渠道,越找越多?!贝拚翊T說。
根據探訪的經歷,二人于2021年開始陸續推出《中國手工紙樣冊》系列,每冊收集三十種手工紙樣式,每張紙都由原產地紙坊的匠人們手工制作,再經過挑選和剪裁以窗口式的活頁設計布局成冊。目前該系列已制作兩冊,二人計劃制作到十冊。“我們希望這個冊子能為真正需要用紙的人提供一個找紙的途徑。通過這種閱讀式的設計,我們也希望更多人通過翻看能了解到中國有哪些手工紙,起到較好的傳播作用。”崔振碩說。
二人還在美術館等公共空間舉辦線下體驗坊、講座沙龍和公益課進校園等活動,僅在2019年就舉辦了四十場活動。通過用手工紙制作的文創產品,如花草燈、書簽、冰箱貼、墨流紙等,讓更多孩子和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通過真實的觸感感受傳統手工紙這項發明的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能跟手工紙結緣,不是因為我們倆多喜歡紙,而是傳統手工紙本身有足夠大的魅力吸引我們做這件事。你越干越覺得這里有太多東西需要了解和傳承,太多背后的故事在吸引你?!贝拚翊T對本刊記者說。(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本刊記者 陸佳?。?/p>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