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必將激勵廣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奮力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彰顯實踐偉力、指明前進方向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馬克思、恩格斯說,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豐富發展的過程,是人民的期盼、現實的需要、時代的呼喚,以時代性理論貢獻、標志性理論觀點、開拓性實踐成果,成為指引我們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指南針、定盤星。
習近平文化思想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智慧結晶,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充盈著中華文化獨特氣韻,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與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等和系列理論創新成果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拓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歷史主動精神、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新時代文化建設實踐,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經驗總結和思想結晶。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就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這一重要思想充分體現理論和實踐結合、歷史與現實貫通、國內與國際統一,具有鮮明真理性、實踐性、人民性、開放性,作為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指引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當前,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如何振奮廣大干部群眾自信自強的精氣神、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面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加快建設文化強國、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對迅猛發展的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文化和旅游行業發展中,應對新技術新應用帶來的重大考驗;面對國際環境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如何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維護好意識形態安全和國家文化安全;等等,都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作為實踐的理論、實干的理論、行動的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突破、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作出科學有力回答,給出管用治本之策,是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武器和制勝法寶。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系統科學的思想體系
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總結開創性獨創性實踐經驗,聚焦新的時代命題、凝結新的思想精華、著眼新的使命任務,包含新的時代條件下關于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時代環境、重要意義、方向導向、目標任務、戰略步驟、重要動力、實踐路徑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系統全面、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以真理之光照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光明道路,以文化之力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夢想。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提出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重要命題,彰顯了對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科學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分析、準確判斷世情國情黨情社情變化,從堅持和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堅持黨管互聯網,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各級黨委(黨組)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宣傳文化部門強化政治擔當、勇于改革創新、敢于善于斗爭等方面,深刻闡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歷史和實踐雄辯地證明,離開了黨的全面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就會偏離正確方向、脫離正確軌道。只有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各環節,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為不斷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提供堅強保證。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提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題,彰顯了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動力所在和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敏銳洞察、精準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大勢,開創性提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題,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科學回答了一個擁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國、社會主義國家、最大發展中國家,如何從文化大國走向文化強國,如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等重大問題,既部署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過河”任務,又指導解決了“橋或船”的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推向新的時代高度。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奮斗和實踐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命題,明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方向、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進入新時代,在持續推動理論創新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找準兩者的契合處、融通點,既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寶庫進行全面挖掘,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又深刻闡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既深刻指明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選擇并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根源,又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不竭動力。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命題,將文化建設納入文明發展進步的宏闊視野中來認識和推進,賦予文化建設更加重大的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創性提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論斷,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旗幟鮮明提出“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命題、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文化路徑,對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建設提出了更加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提出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要命題,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重要支撐,也為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給出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當代價值,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深刻闡明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內在聯系,將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提升到文明自信的新高度。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等重要論斷,進而發出全球文明倡議,為加強中外人文交流合作、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理論依據、指明正確方向。
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上下功夫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化和旅游系統的重要政治任務。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將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自覺貫徹落實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緊緊圍繞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堅持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堅持旅游為民、旅游帶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持續繁榮藝術創作生產。落實《2023—2025年舞臺藝術創作行動計劃》《2023—2025年美術創作行動計劃》,實施好新時代系列藝術創作工程,推出一批優秀作品。辦好黨和國家重大文藝演出、國家級節慶展演展示活動。繼續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意見》,推動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加強對民營藝術團體引導管理扶持。修訂《文華獎章程》,完善獎項設置。強化評論陣地建設和管理,推動形成矩陣式、立體化評論格局。
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落實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統籌用好基層各類設施資源,實施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優化城鄉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持續做好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組織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持續打造“四季村晚”、廣場舞展演、“大家唱”群眾歌詠等品牌活動,創新實施文化進萬家、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和公共文化云建設,舉辦區域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產品采購大會。創新開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交流展示、鄉村文化旅游節慶活動。
加強文物保護管理與活化利用。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建立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深入實施石窟寺等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展示重大項目。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聯合督察機制,持續開展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和文物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深入推進文物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建設中國文物主題游徑。深化博物館改革發展,優化博物館布局,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和國家級重點專題博物館,推出一批精品展陳,打造更好更多文創產品。
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繼續推進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穩步推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存續狀況評估。深入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創新開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工作,探索建設一批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示范區,培育形成傳統工藝優勢特色產業帶或產業集群,認定一批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積極推動非遺館、非遺工坊建設。辦好“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和非遺購物節、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中國非遺博覽會、北京國際非遺周、非遺品牌大會等活動。
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拓展鄉村、城市、夜晚、數字、國際消費空間,創新文旅消費場景。開展新型文化企業培育計劃,建立覆蓋領軍型、成長型、初創型市場主體的培育體系。建設高水平產業發展載體,優化數字文化空間布局,培育一批數字文化產業集群,打造若干特色產業鏈條,壯大數字文化優勢產業。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帶建設,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實施文旅產業賦能城市更新行動,擴大文化和旅游領域有效投資。擴大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規模,提升發展水平。推動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培育一批旅游演藝精品項目,促進旅游演藝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輪值主辦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辦好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
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落實落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實施《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推出首批中國特品級旅游資源名錄。實施國家智慧旅游建設工程、美好生活度假休閑工程。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開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行動,推動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建設。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推動各地貫徹落實旅游廁所2022版國家標準,研究制定旅游風景道行業標準,推進國家旅游風景道建設。實施中華文化主題旅游線路推廣工程,持續做好“旅游中國美好生活”國內旅游宣傳推廣工作,組織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跟著季節游中國”“城市巡游記”等專題旅游推廣活動。
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規范有序發展。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開展文化和旅游市場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廣應用“文旅市場通”APP、實施《旅游電子合同管理與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加強對網絡演出劇(節)目、虛擬偶像、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等新技術新內容的監管和扶持。深化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劇本娛樂、電競酒店等領域執法監管。持續推進打擊治理跨境賭博旅游管控工作,開展旅游市場專項整治,推動強迫購物、不合理低價游等突出問題標本兼治。持續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深入實施綜合執法能力達標工程。常態化開展網絡監測、輿情監測,完善暗訪評估工作機制,完善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
加強對外及對港澳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持續舉辦好“歡樂春節”“你好!中國”“茶和天下·雅集”及中外文化和旅游年(節)等品牌活動。持續開展國家旅游形象系列推廣活動,開展入境游旅行商伙伴行動,制定實施《入境旅游促進計劃(2023—2025年)》,提升外籍人員入境旅游、工作、生活便利化水平。實施“文化絲路”計劃,發揮好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藝術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旅游城市聯盟的作用。加強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旅游辦事處建設。推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建設,實施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舉辦“良渚論壇”、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扎實推進粵港澳人文灣區、休閑灣區建設。持續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
真理燈塔指引壯麗航程,偉大思想成就光榮夢想。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苦干實干、勇毅前行,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原載于2023年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雜志)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