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先的野蠻生長到朝著專業化、精品化的路徑發展
讓橫店變“豎店”的微短劇正在向流量要質量
從今年春節期間,《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大過年的》等微短劇爆火,到全國兩會,多位代表委員熱議微短劇的發展,可以說,以“短、平、快、爽”為特點的微短劇,已成為影視行業最大的風口。
吸睛又吸金的“電子榨菜”
剛剛“入坑”微短劇不到一個月的王慧,已經在短劇平臺上充值300多元了。今年49歲的王慧是一名會計,在她以前的觀念里,短劇“無聊還浪費時間”,可在一天晚上失眠,從抖音平臺刷到一條短劇視頻后,便改變了看法。“太上頭了”,王慧告訴記者,現在她看的劇主要是“情感”和“復仇”主題的,“雖然很多短劇表演浮夸,有時候我也能猜到劇情的走向,但還是會控制不住往下看,看完一部劇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起初,為防止自己上癮,王慧只單集單集地購買,但沒看多少就又讓充錢,不知不覺幾百元錢就花了出去。
記者在短劇平臺上看到,為吸引觀眾充值,很多短劇前十幾集是免費的,而后才開始收費。有時候即便充值了會員,有些特別的劇集還需要單獨購買。
王慧的女兒告訴記者:“短劇已經剝奪了媽媽的睡眠時間和金錢。”
很多人和王慧一樣,刷短劇是從刷短視頻平臺開始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微短劇受眾規模大,最近半年內,50.4%的短視頻用戶看過三分鐘以內的微短劇、微綜藝、泡面番(長度在3~5分鐘的動畫短片)。
短劇為何如此出圈?微短劇制作人天宇認為,對于受眾而言,“短平快爽”是受眾喜歡看短劇的因素之一,“短劇出現的3年多時間里,觀眾開始出現了審美疲勞,強調‘爽點’的男頻內容減少,而強調情感的女頻始終占據一定市場。”
專業機構進場制作微短劇
藝恩數據顯示,僅2023年,就上線微短劇1400多部,連續兩年同比增速超過50%;全年微短劇備案量約3000部,數量蔚為可觀。
“用業內話來說,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正在豎屏拍攝短劇的劇組。”剛剛結束一部微短劇拍攝工作的馮白告訴記者,現在在各大影視基地,短劇劇組一個接一個地入駐。
馮白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兼職參與微短劇制作已經3年,主要負責劇組統籌。“每部劇從籌備開始到拍攝結束大概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拍攝的時候,每天的工作節奏是早7點到晚9點,這和很多短劇劇組比起來已經算低強度了。”
馮白告訴記者,短劇的“短平快”更體現在短劇制作上。短劇拍攝雖整體制作流程與電影、電視劇別無二致,但它投入低,制作周期短、資金回報更快,劇組在人員、規模等方面也都盡可能壓低成本。許多短劇編劇為了省錢,會選擇在校生兼職編劇。有時候劇組缺演員了,馮白還得上場充當“路人甲”。
主演過《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等爆款短劇的演員徐藝真此前曾表示,以前拍短劇可能不太需要場景,就在路邊、街邊拍,劇本圍讀也只有男女主角參與,而現在,隨著觀眾審美升級,場景、道具、服裝等都在進步,每次開拍前,演員們都會參與到劇本討論中,提出一些想法,讓人物更飽滿。
“經過幾年的發展,明顯感受到,短劇的制作從原先的野蠻生長向著專業化、精品化的方向發展。”從制作角度看短劇的發展,馮白對短劇的未來抱有十足的信心。
目前,包括華誼兄弟、檸萌影視在內的大批專業影視機構正在進入微短劇市場,加大微短劇投入。抖音也宣布將攜手20余家媒體共同打造精品短劇。
3月29日,由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正午陽光、騰訊視頻共同發起的微短劇創作者支持計劃——“尋光創投計劃”宣布正式啟動。三方將在題材策劃、創作指導、制作拍攝、播出運營、宣推推優等全鏈條上提供支持幫助,為廣大創作者搭建一個多元、開放的創作空間。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在接受《工人日報》采訪時表示,專業影視機構進場做微短劇,不是簡單“分蛋糕”,而是共同做大微短劇市場。專業影視機構能為行業帶來更多資源和專業化運作經驗,這既能提升微短劇的整體品質,又能進一步延長影視IP的生命周期。如電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擲》都推出了衍生微短劇,不僅增強了觀眾黏性,還延長了IP的生命周期。
從高流量向高質量轉變
伴隨著微短劇行業一路“高歌猛進”,質量良莠不齊、盜版情況嚴重、誘導消費等問題也日漸暴露。3月21日,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通報稱,網絡微短劇《老師不要跑》存在劇情低俗,臺詞、畫面、情節涉及嚴重軟色情等違規情況。此前,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等劇因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價值觀而被下架。
“微短劇既是行業的風口,也對于公眾有重要的影響。”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微短劇未來可期,需要社會各方的支持和正向激勵。應當珍惜微短劇的發展活力,珍惜它的發展環境和機遇,共同保護創造空間和想象力的空間,推動整體行業取得更大的發展。
據了解,2022年底,廣電總局發布《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推動網絡微短劇傳播秩序持續規范、內容質量穩步提升。2023年11月,廣電總局宣布多措并舉持續開展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等。
“微短劇行業想要長久發展,要走出投機的誤區,不要被商業利益過度綁架,盡快擺脫低層次的同質化競爭”,孫佳山認為,微短劇的高質量發展,不能僅靠外部監管,行業自律非常重要。
監管之外,相關部門也出臺多項舉措,推動微短劇提質提量。
“微短劇已經不是藍海,而是非常紅的紅海。”快手文娛業務部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于軻直言,2024年,微短劇行業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市場也將更加規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曹玥 王羨茹 工人日報—中工網實習生 梁予晨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