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高清无码毛片免费播放,无码三级片在线观看免费,99re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站內搜索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發布時間:2021-08-19 08:37:56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 李政葳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文/圖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臧克家先生寫過一首現代詩《有的人》,其中有一句是:“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在西漢時期,許多王侯有一個更強烈的想法——讓自己的尸體不朽。于是,產生了一種厚葬方式“玉衣”。最后的結果,大家也都很清楚。經過整修后的玉衣今猶在,王侯尸體卻早已化為灰燼。

最近,一個從西漢象崗南越王墓“穿越”而來的王侯,因身穿紅色絲線編綴的玉衣走紅網絡。這件玉衣在1983年從象崗南越王墓出土,一直珍藏在廣東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展出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宮博物館收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宮及廣州地區其他秦漢考古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330余件(組)。這件玉衣被放置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0展廳入口附近的“C位”,還有很多平時在盜墓類影視劇里看到物件,在博物館里也可以近距離觀賞。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絲縷玉衣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玉觹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位于雙足下方的雙聯玉璧

對襟形式的絲縷玉衣

玉衣又名玉柙、玉匣,由大量玉片穿綴而成,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專用的殮具。因編綴玉片的質料不同,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和絲縷玉衣等。

這件玉衣周身一共2291塊玉片,花費了工作人員近三年時間,用紅絲線重新連綴成頭套、上身衣、手套、褲筒和鞋五大部分11個組合體,再拼接成一件全長1.73米的絲縷玉衣。

這件絲縷玉衣的部分玉片與廣東曲江石峽遺址出土的玉器很相似,應是南越國宮廷所特制。玉衣的制作年代應在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要早于河北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金縷玉衣10年左右。

展覽的策展人翟勝利介紹,這件絲縷玉衣有以下獨特性:它屬于對襟形式,是從未見于文獻和考古發掘的新類型,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所見年代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為研究中國古代玉衣制度的源流提供重要實物資料。

我們仔細觀察發現,這兩千多塊玉片的形狀和大小,依人體各部位的不同形狀而設計,以長方形、方形為主,還有一些呈梯形、三角形和五邊形,用朱紅色絲帶粘貼,構成多重幾何形紋樣,色彩鮮艷奪目。

在絲縷玉衣展柜周圍轉一圈兒,發現玉衣主人的頭套頂部,縫有一塊帶孔的小玉璧。在玉衣的下面擺放有5塊玉璧,其表面還留有絲帶繞過璧孔的痕跡,說明5塊璧原是用絲帶系在一起。

在玉衣主人的腳下,還放著一枚雙聯玉璧。出土時,它位于玉衣雙鞋的下方。玉璧的兩孔之間都有絲帶的痕跡,推測應該是入殮時與玉衣主人的雙鞋捆綁在一起,以用來固定雙鞋的。據史料記載,璧是祭天禮器,南越王足踏雙聯璧,或有主人御雙鳳升天的寓意。這類異形玉璧在戰國時期的楚系玉器中較為多見。

在玉衣主人的手邊位置,放置著一對類似野豬牙狀的器物,名為玉觹(xi)。在兩周時期,所見的觹多是玉制,到東周時代實用功能逐漸衰減,逐漸成為象征貴族身份、地位的一種配飾品。到了漢代,按喪葬習俗逝者入葬時,手里一定要握住一些東西。南越王墓出土的這兩件玉觹,就是墓主殮葬時放在后人放在他手上的,作為“玉握”使用。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鎏金銅框玉蓋杯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銅杵臼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五色藥石

墓主人長生欲望強烈

南越國是西漢初年嶺南地區的一個小國。秦末,南越郡守趙佗趁秦朝統治瀕臨瓦解,無力管轄地方的時機,自立為王,封鎖嶺南通道,建立起獨立的南越國。西漢建立后,南越國與漢朝的關系屢有反復,但最終歸附漢朝。南越地區自此進入穩步發展時期,直到漢武帝時期被西漢滅亡。

象崗南越王墓位于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如何判定墓主人是趙眜?在展覽現場一枚“趙昩玉印”展出。它是出土于墓主身上的名章,也就證實了南越王帝名為趙昩。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南越王墓西耳室還出土了兩塊“眜”字封泥。在展覽現場也一并亮相。封泥是中國古代封緘簡牘、文書時加蓋印章的泥塊,主要功能是文件加密、防偽、防拆解。推測應該是墓主升遷封緘物品時使用的。

再看看周圍的展品,如果這些文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說——“墓主人長生欲望太強烈了”。

比如,在棺槨頭箱位置,放置著雙身龍紋青玉璧,上面印刻著龍紋,寓意著由龍引導墓主人靈魂升天,進入仙境。

旁邊放置的“五色藥石”更能說明問題。這些藥石共有紫水晶、綠松石、硫磺、雄黃、赭石五種,俗稱“五石散”。古代一些帝王相信服用這些藥石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五色藥石,也是在漢墓中首次見到。

還有鎏金銅框玉蓋杯和銅杵臼。這件精美的杯子是金與玉的結合,推測可能是南越王用來服食用長生不老藥的器具;銅杵臼是搗藥工具,南越王墓的西耳室出土大量的無色藥石和羚羊角等藥材,還有這些臼、杵等藥具,都反映了南越王受到秦漢方術的影響,尋求長生不老。

就連乍看起來和生死似乎無關的一對鎏金銅鋪首,聽了講解員講解后也發現聯系甚密。鋪首是門扉、棺槨上的把手,鋪首的獸面造型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期,到了秦漢時期,鋪首銜環開始大范圍流行。尤其,漢代人“事死如生”,他們將陽宅大門上的“鋪首銜環”形制帶到了漢畫像石、畫像磚以及墓門上,以達到趨避邪氣保佑墓主人的目的。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鎏金銅鋪首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方形銅烤爐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鐵叉

兩千多年前的燒烤和火鍋

廣州(古稱“番禺”)扼珠江與南海之間的交通咽喉,地處我國南部沿海地區,氣候溫潤,降水充沛。這里有高山密林,也有溪澗巖壑;有沃野平原,也有海濱濕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美富足的物產資源。秦漢時期,嶺南地區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發展,農業發展迅速,因此飲食資源較此前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開發,這為嶺南飲食文化的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此時,嶺南人民已經開始運用水濡、火烹、烘烤、曝曬、煙熏、風干、冰鎮、鹽腌、發酵等多種手段烹飪美味佳肴。

現場展出了一件方形銅烤爐和一根鐵叉,就是當時人們用過的煎烤器材。在南越王墓共發現了這類烤爐有3件。出土時,爐上均配備多種供烤炙用的配件,懸爐用的鐵鏈,以及烤肉用的長叉(雙叉、三叉都有)、鐵釬、鐵鉤。此件方形銅烤爐的爐壁上有4只乳豬,豬嘴朝上,說明烤爐的主要用途應該是用于燒烤乳豬。

還有一件銅染爐,單是從字面看很像蠟染器材,但它并不是用來盛莊顏料的用具。在當時人們稱調味品為“染”,食肉時常將醬、鹽等調味品放在耳杯里,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后,再蘸調料加味。漢代人習慣用較燙的調料,所以需要用染爐不斷給調料加溫。染爐的設計也反映了漢代的分餐制飲食,宴飲時一人一爐、隨涮隨吃,有點類似現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鍋。

此外,在南越王墓和其他南越國貴族墓中,還發現了不少盛酒器皿,有溫酒樽、瓿、提筒、壺、鈁等,材質有銅、陶等。酒器的大量出現,也表明南越國有大量的糧食剩余,且已有釀酒技術。

時過境遷,諸般珍饈美饌雖早已煙消云散,但透過考古發掘出土的各類飲食器具和相關遺跡,當代人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嶺南地區極具特色而又豐富多元的古代飲食文化魅力。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萬歲”瓦當

對襟款式、絲線編綴,揭秘兩千多年前南越王絲縷玉衣之謎


  漆木屏風

“蠻荒之地”多元文化融合共存

秦漢統一王朝的建立對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秦漢時期,嶺南地區的文化表現出顯著的多元性、兼容性和一體性,源遠流長的本地文化與中原王朝及周邊文化在互動中走向融合、共存。

與展廳里其他展品相比,一件漆木屏風看起來格外嶄新。很顯然,這是一件復原件。在南越王墓文物出土時,原件漆木多已朽壞,但仍可看到上面有漆繪云氣紋。經過復原后,這件屏風高1.8米、寬3米,左右兩面折屏可以進行180度的開合,是漢代考古中首次發現的大型實用屏風。屏風將鑄銅、鎏金、鑲嵌和漆木工藝等集于一體,體現了漢、楚、越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特征。

旁邊還有一件蟠龍鎏金銅屏風托座。這個屏風構件是具有漢文化特色的雙面獸和朱雀;漆木屏壁上繪有紅黑兩色的卷云紋圖案,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點;而人操蛇的鎏金銅托座是一名跪坐的力士用口銜蛇,雙手操蛇的造型。至于蟠龍形托座,是將古越人圖騰中的蛇、蛙以及中原地區崇拜的龍結合在一起,反映了多元信仰觀念的雜糅和兼容。這些屏風構件也是文化融合的典型實證。

現場除了大批文物出土自南越王墓外,現場還有來自南越國宮署遺址的展品。比如,“秦磚漢瓦”的杰出代表——印花大方磚,就是2005年出土自南越國宮署遺址的文物。當時人們用燒制后的方磚鋪設地面,不僅可使地面光潔、美觀,在南方相對濕熱的自然條件下,還能起到防潮作用。

在歷史的長河里,盡管南越國僅僅存在了百年左右,且被視為“蠻荒之地”,對中原王朝的興衰也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但南越國的統治時期,正是嶺南地區逐步納入中央政府管轄范圍,并逐步受中原文化熏陶的過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加載更多新聞
友情鏈接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