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每當唱起這首源自經典兒童劇《馬蘭花》的童謠,總能叫人回到無憂無慮的童真年代。
近年來,兒童戲劇佳作不斷,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幫助孩子們了解世界、感悟人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她此次在全國兩會上帶來的提案也與此有關,“希望能夠遴選一批優秀的兒童劇進入美育教育中,讓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享受到兒童劇,讓藝術的種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里。”
兒童戲劇有著廣闊的創作空間
提起兒童劇,許多人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神話傳說、童話故事等兒童劇“專屬”題材。“其實兒童劇的題材無所不包,兒童劇的創作空間非常廣闊。”馮俐認為,革命歷史題材的價值不言而喻,現實題材的創作不可獲缺。“孩子們當下的生活和感受需要表達,也會為未來留下這一個時代的身影。”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改編經典童話或神話確實是最‘保險’的,家長容易選擇‘經典’,雖然每一個改編作品并不等于經典本身。”在馮俐看來,現實題材兒童劇的創作很難,但卻是孩子們非常需要的。
兒童成長的過程是認識世界的過程。“現實題材兒童劇作品可以幫助孩子增加對生活的了解、對社會的理解,并在了解和理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健康的人格。”馮俐說。
“這就要求我們創作者要在‘閱盡千帆’之后,仍然能保持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要真正走進孩子中間,站在他們的視角,傾聽他們的心聲,用更豐富、更具想象力的藝術呈現方式,創作出走進他們內心的作品。”馮俐說。
兒童戲劇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橋梁
《螢火蟲姐弟歷險記》傳遞了保護環境、尊重生命的理念,《木又寸》從銀杏樹的視角闡釋生命的去處和出路……這些年來,中國兒藝為孩子們帶來了多部話題相對“深奧”的優秀劇作。
對此,馮俐認為,成人世界的許多問題、思考,其實都可以放進兒童劇,“很多孩子會問的問題,比如說‘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往哪里去’,往往是我們需要用一生來回答的。我們在作品中嘗試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地幫助孩子理解這個世界。”
“給孩子看的作品,不應該純粹是簡單的、甜美的,因為這并不真實。”馮俐表示,對于兒童來說,他們每天的生活碰到的困難其實一點都不少,“試想,一個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要離開爸爸媽媽、要一個人吃飯……這對小孩來說其實是很大的難題。如果我們能在作品中,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考慮、和他們共情,讓他們在觀看戲劇的過程中感到自己被認同,我覺得這是好事。”
此外,馮俐認為,好的兒童劇一定是孩子喜歡、大人也喜歡,“好的兒童文藝作品一定是既貼合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時又具備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孩子能看得懂、孩子喜歡,大人也依然能夠在里面讀出他能感受到的更深層次的內涵。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愛孩子,更要懂得如何愛孩子
“一切為了孩子”,是每一個中國兒藝人刻在心上的話。“創作出更多好的兒童戲劇,同時讓更多的孩子看到它們,是我們一直堅持在做的兩項事情。”馮俐透露,今年,中國兒藝還將前往河南省光山縣參加首屆鄉村兒童藝術節,“希望能把戲劇藝術帶給廣大農村地區的孩子,同時也為鄉村振興貢獻戲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兒藝在去年啟動了“綻放·啟航”兒童青少年舞臺藝術作品孵化計劃,“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能發掘、培育更多不同風格樣式的兒童青少年戲劇作品,為中國兒藝高質量發展注入朝氣和活力。”
“要愛孩子,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除了兒童戲劇的創作之外,馮俐也一直關心著兒童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如今,許多家長其實非常愛孩子,想教他們特別多東西,但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消化’和學習的時間。孩子沒有真正掌握的話,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達到大人的期望,甚至會開始自我懷疑。”
對此,馮俐希望,能進一步給孩子們“減負”,把更多選擇的空間還給孩子。“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我們應該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最符合他們天性的愛好去發展自己。”馮俐說。
監制:黃維、雷陽
統籌:劉穎穎
文案、采寫:韋衍行
剪輯:王曉嘯
視覺設計:王柯涵
素材來源: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