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9日消息(記者 宋雪)為推動新時代雜技人才隊伍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雜技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唐延海呼吁建立行業人才合理的流動機制,完善雜技行業的職稱評定工作,建立雜技高等院校(系科),提高雜技藝術教育培養層次,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的雜技人才隊伍。
傳統文化題材舞臺劇中包含豐富的雜技元素
“我為2023年兩會帶來的提案是建議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設雜技研究所。”唐延海表示,雜技藝術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大有作為。為助力雜技教育和理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他建議雜技藝術能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納入中國現代藝術研究體系之中。
如今有很多傳統文化題材的舞臺劇大受歡迎,“雜技在漫長的發展中給其他藝術門類輸送過很多藝術養分,傳統文化題材的舞臺劇中包含著豐富的雜技元素。”唐延海認為,雜技舞臺劇承載著大量的傳統文化因素,如神話傳說、歷史典故、文化遺產等主題。在創作手法上,雜技劇要想與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合,需要編劇、導演等進一步尊重劇目主題的統一性、表演的瞬時性和敘事的流暢性,敢于駕馭結構,敢于拆解重組,根據劇情的發展走向對動作技巧進行重新編排整合,形成差異化、個性化的表達。
推陳出新以雜技演繹紅色故事
近年來,雜技劇有諸多創新,尤其是像《戰上海》《渡江偵察記》《聶耳》等紅色雜技舞臺劇收獲了不錯的口碑。唐延海認為,雜技語匯與紅色題材有天然契合的優勢。加載紅色資源,賦予紅色題材藝術品質,是當下雜技界如火如荼的時代實踐。其中,《戰上海》標示出中國雜技劇創作的藝術新高度,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此外,主創團隊并不僅在復述紅色歷史,而是致力于挖掘紅色歷史中為當代人所關注的現實點與情感點,闡釋了紅色基因的時代價值。
唐延海進一步介紹,雜技界有一種“守正創新”的創作自覺,即沿著“技藝并舉”的道路開拓進取,“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無新不出臺,無精不參賽”等理念成為共識,雜技劇創作實現了“一戲一品格”的藝術追求。“這批優秀紅色題材雜技劇,集中了雜技劇創作方面的優秀人才和大手筆的資金投入,在舞臺上有當代美學的極致呈現,可以說是經過長期的藝術準備、厚積薄發的結果。”唐延海說。
呼吁完善雜技行業的職稱評定工作
在廣大觀眾眼里,雜技從業者一直比較“神秘”,觀眾對雜技人才的選擇和培養都充滿了好奇。唐延海表示,由于雜技藝術的特殊性,雜技行業人才隊伍呈現從藝時間較早、舞臺生涯較短,藝術上取得成就較高、自學能力強等特點。
“目前,雜技學員一般在7-13歲的時候通過招考進入雜技學校或雜技院團團帶班從事專業訓練。”為了讓雜技人才的選擇和培養方面更加規范,唐延海呼吁優化雜技人才創作與實踐環境,如助力完善主題活動引導機制,深化人才評獎評價機制改革,加強雜技理論評論工作等;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組織建設、職能作用,如建立行業人才合理的流動機制,完善雜技行業的職稱評定工作,采取靈活多樣的管理模式,激勵推動高層次雜技藝術人才的培養等;建立雜技高等院校(系科),提高雜技藝術教育培養層次,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的雜技人才隊伍,這也是推動新時代雜技人才隊伍發展的關鍵。
記者了解到,2023年,中國雜協將舉辦“新時代、新征程——全國優秀雜技劇目進京展演”活動,加大創新創作扶持力度。此外,中國雜協將于2023年6月舉辦“長城杯”中國國際優秀雜技節目網絡展演活動;9月將赴奧地利舉辦協會外事品牌項目“金菊飄香”魔術專場演出;10月將赴意大利出席國際魔術大會,并商討承辦2024年亞洲魔術大會有關事宜,進一步提升中國雜技的國際傳播效能。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