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閱讀昆曲書籍,或者聽昆曲藝術家和學者談昆曲,通常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他們所談的昆曲是同一個昆曲嗎?或者說,在他們的心目中,昆曲是什么樣的?比如,有人說昆劇,不說昆曲;有人說昆曲,不說昆劇;有人說昆曲到了北京才成為“國劇”,《長生殿》《桃花扇》都是在北京寫就的;有人說昆曲是蘇州的,蘇州昆曲才是“正昆”(正宗昆曲),其他地方的昆曲是“草昆”。
雖然談的都是昆曲,其實人們心目中的昆曲是不太一樣的,甚至大不一樣。在昆曲的歷史公案里,南昆與北昆可算是其中之一。除了常見提及的南昆、北昆之外,還涉及到其他的“昆”,比如說京昆、湘昆、甬昆、婺昆、川昆,等等。就拿“京昆”來說,現在有些解釋已是望文生義,不知道“京昆”的意思而強解了。比如,有一則新聞說到大劇院將要舉行一次京昆的演出。主辦方解釋“京昆”是京劇演員演昆曲。其實不然。京劇與昆曲雖然是兩個劇種,但是劇種是1949年之后的概念。以前沒有劇種,只有聲腔。京劇在民國時叫做“皮黃(皮簧)”,以西皮二黃為主,還包括昆曲、梆子、高腔等聲腔。尤其是,當“皮黃”剛剛形成時,戲班里唱的大部分劇目用的聲腔都是昆曲,只是后來慢慢減少了,西皮二黃的成分越來越重,占據了主體位置。“京昆”其實就是京劇里繼承、流傳、保存的昆曲,而不只是京劇演員去演昆曲。
為什么這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在使用這些概念的時候,經常都是非常隨意的,這些概念越來越模糊,最后誰也不知道到底指什么了。在最初使用時,大概會有這些概念自身的語境,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理解。但是時代在翻篇,五年十年一變,概念在被使用,或者被拋棄,或者流傳更為廣泛,但是出身或出處卻被慢慢遺忘了。這也是概念的歷史命運。
南昆與北昆從何而來,這些稱謂又有什么關聯和不同,應該如何區分呢?
北昆真正成為一個流行的名詞是在1956年
南昆和北昆的概念是從何而來?齊如山在《京劇之變遷》里提到,清初時北京的戲曲狀況分為“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四種。
據老凈腳勝慶玉先生云:同治初年,余在科班時,曾聽見那些老教習們說過,清初北京尚無二黃,只有四種大戲,名曰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昆、弋、梆三種,人人盡知,惟東柳一種,知道的很少了。東柳者,原名“柳子腔”,現已失傳。聽說山東尚有。現在的“哈哈腔”等戲,是其支派。
這是“南昆”一詞較早的出處。但是南昆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齊如山研究戲曲,用的是口述史的方法,即到戲班里找老藝人問詢,然后加以記錄整理。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如今的解讀是以地域區分——昆曲是南方的,弋腔是北方的,東柳是山東的柳子腔,西梆是陜西、山西的梆子腔。昆曲產生于江蘇昆山,可以說是南方的,但將弋腔(即弋陽腔)歸屬于北方,就和常識有一點差別,因為弋陽腔的起源地江西弋陽也是南方。
為什么弋陽腔會被稱作北弋?這其實和弋陽腔流傳的狀況有關系,因為弋陽腔每到一個地域就和當地的方言相結合,成為一種用地方語言來演唱的聲腔。弋陽腔到北京之后,就變成了用北京話來演唱,被稱為京腔,再向全國流傳。北弋其實是指北京的京腔。
其實,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并不是指全國的主要聲腔。齊如山的文章里已提到,這是指北京的狀況,四者是北京流行的四種主要聲腔。北京是“五方雜處之地”,除旗人外,還有來自全國的人,自然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戲曲。齊如山提及的“南昆”指的是清初在北京流傳的昆曲。
那么,北昆是從什么時候出現的?民國時期,報端曾零星出現“北昆”一詞,比如韓世昌到上海演出,《申報》的劇評就有北昆的命名。但是北昆真正被使用,成為一個流行的名詞是在1956年。這一年新編昆曲《十五貫》晉京演出大獲成功,“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11月文化部在上海組織了一次昆劇觀摩演出,被稱作“南北昆會演”,由此產生南北昆之說。
恰恰是一次“統一”的會演,反而導致“南昆”“北昆”的命名以及區分
這次昆劇觀摩演出,本來時間較短,但是由于受到歡迎,多次延期,最后長達26天,演出30場共124個折子戲。甚至南京、武漢、安徽、甘肅等地都派代表團來觀摩。清末以來,由于昆曲流落到民間社會,接受者和贊助者只有很小的圈層,加上戰亂頻繁,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昆曲班社差不多都解散了。到了1956年11月,這些昆曲藝人重新集結,來進行一次會演,如同趙景深所寫文章的標題“空前的昆劇觀摩演出”。
這次會演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全國范圍內的昆曲活動,在演出的間隙,還開了多場討論會,甚至還提出并討論建立國家層面上的昆劇團體的設想,有趣的是,恰恰是這樣一次“統一”的會演,反而導致和強化了“南昆”“北昆”的命名以及區分。在匯演之后,出版了一本《昆劇觀摩演出紀念文集》,這本書的附錄里,最后一篇文章是《南北昆劇演出史的介紹》,這篇文章其實是兩篇文章的組合,第一篇是《南方昆劇簡介》,第二篇是《北方昆劇簡介》,各自敘述“南昆”與“北昆”的歷史。當時的文化部長鄭振鐸的講話里,也提到了北昆和南昆,他說現在有些戲北昆能演,南昆不能演,也有些南昆能演,而北昆不能演。所以,雖然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昆劇演出,但是由于無形中按照兩個團體來敘述,所以反而促成了“南昆”與“北昆”這兩個概念的生成與建構。
我們看到,南昆與北昆這一對cp,只是在1956年11月之后,由于這次會演,從而形成了這兩個概念。此后,又進一步被填充,進而成為描述昆曲的一個主要角度。那么,南昆與北昆到底是什么呢?
明代萬歷年間,昆曲沿著運河來到北京,進入宮廷,成為明朝宮廷演劇的一種。到了清朝,自康熙之后,出于確立禮樂制度的需要,將昆腔(昆曲)與弋腔確立為宮廷演劇的主要聲腔,宮廷大戲劇本絕大部分都是用曲牌體,用昆弋二腔演唱。剛開始到宮中承應的伶人都是從蘇州選送而來,在乾隆時期達到高峰,據統計宮廷劇團至少有1500人左右的規模。道光時期,伶人被裁撤,僅留下宮中太監數百人承應演劇。被裁撤的伶人,有些回到蘇州老家,有些久留在了北京。此后,太平天國運動阻隔了蘇州到北京的交通,一些承應的伶人就來自北京及其周邊,學戲的太監也大多如此。宮廷、王府、民間的伶人與演劇互相流通與影響,便形成了與以往蘇州伶人不同的風格,這便成為北昆的淵源。
到了民國時期,由于宮廷消失,昆曲流落民間,失去了“國劇”的位置。在全國范圍內,活動較為頻繁、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兩個三角地帶:一個是蘇浙滬:江蘇、浙江、上海,這個三角地帶是南昆流傳的區域。1922年,三地的文人與士紳創辦了昆劇傳習所,將南昆一脈延續至今。另一個是京津冀:北京、天津和河北,來自京畿農村的昆弋班社在三地輾轉演出,逐漸被認為代表北方的昆曲風格,稱作“北昆”。
北昆的主要行當是老生和花臉 南昆的主要行當是“三小”
南昆與北昆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主要行當、代表劇目、表演風格與部分聲腔特點上。一般來說,北昆的主要行當是老生和花臉,稱作“闊口”,在演唱上以“大嗓”為特點,注重“實大聲宏”。原因在于北昆的前身是昆弋班社,晚清民初時期,在京畿鄉村演出,劇目以弋腔為主,班主和主演大多是“黑頭”和“紅頭”(飾演花臉的藝人,黑臉如張飛、包公,紅臉如關公、趙匡胤)。民國時期,昆弋班到北京、天津長期演出,隨著社會觀劇風尚的變化,旦角的地位提高,更受觀眾歡迎。標志便是韓世昌、白玉田、馬祥麟等旦角演員成為主演。譬如,韓世昌的崛起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逸聞,說的是昆弋榮慶社剛到北京演出時,一些北京大學學生專門去看韓世昌的戲,本來韓世昌的戲安排在前面演出,學生們下課后去戲園,就看不到了。于是要求韓世昌的戲碼往后挪。于是韓世昌的戲漸漸挪到了大軸,韓世昌就成為了主演。
南昆的主要行當是小生、小旦、小丑,稱作“三小”。現今把“三小”當作昆曲的特點,其實這只是南昆的風格。在昆劇傳習所時期,聘請的師資缺少花臉行當,也使得其傳承出現問題。傳字輩演員在演出花臉、武生劇目時,多從京劇劇目里學習、借鑒和引入,形成了一種京劇向昆曲回流的現象。
在表演風格上,南昆比較細膩,演唱和表演較為規范,猶有昆曲全盛時期的流風余韻,近些年江蘇省昆劇院提出“南昆風度”的口號,也是由此而來。北昆則風格粗獷,較為生活化,原因在于昆弋起源于鄉村,吸收了北方民間社會的一些藝術形式,譬如秧歌等,將之融合,因此形成這一特色。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全國昆曲演出、教學等交流日趨頻繁,地域特點不再鮮明,南北昆風格開始存在趨同與合流的趨勢。尤其是受到昆曲起源于蘇州昆山的觀念影響,認為昆曲是南方的劇種,往往忽視北昆的歷史、藝人與特點,這既造成了對南昆與北昆的“誤讀”,也在無形中損失了大半部昆曲史。
文/陳均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